正文 第76章 我貧苦,但我並不貧困(1 / 1)

在手機、電腦處處現身的大學校園裏,我算是最貧苦的一族了。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每月固定的生活費。甚至,在我剛進這所學校的時候,我連室友們常掛在嘴邊的“美特斯·邦威”“以純”“貴人鳥”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可是我知道:我貧苦,但我並不貧困。

學校裏下發的“貧困生補助”名額,我從不爭取。盡管很多時候我不得不為自己的下個月的生活費而竭盡全力地奮鬥。有時候,我看見那些腰上別著手機,腳上穿著“貴人鳥”的同學,爭著搶著去要那幾個有限的“貧困生”名額,心底便一陣陣寒戰,我同情他們——比起我,他們才是真正的“貧困生”。

我從不向家裏多要一分錢,甚至有時候我都在想——自己一個四肢健全的大男人,憑什麼還要從年邁的父母手上接過那一點血汗錢?

很慶幸,我有一副健壯的體魄,這使我在這貧苦的日子裏有著堅強的“後盾”——家教、拉廣告、寫稿,這些都成為我日常生活費的來源。我知道,隻有這樣,我才不會貧困,不僅僅是物質上,更是精神上的。

記得一位偉人曾經說過:最能催人奮發成長的路,也便是充滿荊棘泥濘的路。很多時候,我坐在空蕩蕩的教室裏,看著自己剛寫好的稿子,會低頭感歎:這滿紙的字,不就是我充實生活的很好力證嗎?這滿手的墨漬,不就是我精神富有的象征嗎?

很慶幸,我的字在很多情況下都能變成鉛字,變成我的生活費,變成我的自信心與動力。在《演講與口才》下半月版上一期發表了我的三篇文章,雜誌編輯打電話祝賀:“嘿,這次你又富裕了!”我笑著回答:“其實,從我動筆寫作掙生活費念頭產生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經變得非常富有了。”

我從不向別人炫耀自己什麼,甚至,報紙雜誌上出現我的文章,我的好多朋友都不知道。我知道,炫耀和滿足,不但不能使我富有,相反,還會很容易使我成為一個時常翹首回頭的“可憐蟲”。隻有埋頭耕耘,才能讓自己有著永遠的鬥誌,竭盡全力地走向前方,走向自信,走向富有。

這個世界,隻要沒有永遠的精神貧困,就絕對不會有永遠的物質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