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世天柱,乃是帝一在輪回中見識過的一件無比強悍的鎮世重寶,它能以鎮世命名,還被稱為天柱,就可以看出它的絕對強悍。帝一雖然無緣得到這件鎮世重寶,但有幸見過,並且參透了它的奧秘,從而衍生出了一門專門修煉鎮世天柱的方法。
鎮世天柱,被稱為大世的基石,鎮壓著大世,是頂天立地的存在,可以同傳說中的世界樹相媲美,跟傳說中的第一根天柱不周仙山同級。
但它與這兩者不同的是,鎮世天柱是大世的基石,是讓大世萬劫不磨,萬世不動,亙古不倒的;世界樹則是貫穿了諸天萬界,連接整個諸天萬界,形成一個巨大的結構整體,讓諸天萬界更好的發展,同時也抵禦了來自外麵的災害和侵略;而不周仙山雖然同鎮世天柱一樣是天柱,但它是最主要的天柱,是世界的脊梁,有它在,天不會崩翻,地不會裂覆,天地也不會重合。
不周仙山和鎮世天柱是兩種不同的鎮世重寶,是世界不可或缺的存在,本是之間是沒有什麼聯係,也沒有互相的因果,但在第一永恒的猜想中,鎮世天柱為地基,而不周仙山為建築物,不周仙山是建立在鎮世天柱的基礎上,當時帝一讀到記憶中的這段信息時,還不以為然,直至深入輪回之後,便猛然驚醒,貌似還真像那麼一回事。
於是他在輪回中不斷尋找答案,看到了不周仙山和鎮世天柱的縮影後,他便深信不疑了。
帝一在輪回中,穿梭了諸天萬界,亙古時空,看見了無數的重寶鎮寶,雖然不能獲取,但他都會參透其奧秘,衍生出相對應的修煉秘法。
不能獲取不要緊,隻要他衍生出與之對應的修煉秘法後,便可以修煉出來,隻是同真正的比起來,要差了不少。而衍生出不同的修煉秘法,修煉出來的形態,也是各有千秋。
每一件高級的寶物,都會有其對應的大道奧秘,隻要參透出來,並修煉至大乘,就可以更好的掌握這件寶物,發揮出寶物更強大的力量。就比如,一件寶物的威力最大就是百分百,但你將這件寶物的修煉秘法修煉至大乘,便可發揮出成百上千倍的威力。如同一把槍,打在人身上是一百的傷害,不一定致命,但爆頭的話,肯定致命,這就是掌控發揮的問題。
之所以說它衍生出來的修煉秘法不同,修成狀態各有千秋,是因為對其領悟的奧秘不同,有多有少,有強有弱。就比如金蘸仙斧,衍生出來的是金蘸仙斧訣和金蘸仙斧體,同樣也衍生過其他武器,像金蘸斧等。
這些衍生出來的,或是心法,或是道法,或是神通,或是體術,或是武器,亦或是生靈,等等。
而帝一見過無數的重寶鎮寶,衍生出來的修煉秘法無數,鎮世天柱秘法就是其中之一,這門秘法正好與鎮世天柱的職能相契合,作為基石的存在,所以帝一修煉這個秘法,就是要將自己的生基修煉成鎮世天柱,世間沒有什麼比鎮世天柱更強的基石了,要是有,也輪不到鎮世天柱來鎮壓大世。
若將世界當做一個人體看來的話,鎮世天柱便是這個人體的生基,隻要他的生基成為鎮世天柱,他的承載能力就更強,容納更強大的力量,戰鬥力也會更強,還有數之不盡的好處。
於是,帝一便開始了他艱難的築基修行。
生基隻能自主地隨境界的晉升而晉升,不可修煉,也無法修煉,淬體境或者煉氣境,亦或是其他世界的築基境,也隻是打磨基礎,夯實道基而已,僅僅是增強生基的質和量,並不能突破生基的境界。就比如你將一粒沙子再怎麼塑造,它也不會變成泰山的存在,要是你將泰山壓下去,那你就完了,生基肯定撐爆,生基一旦撐爆,那你即便不死,也永遠的殘了。
帝一的修煉,是將鎮世天柱秘法烙印在看不見摸不著的生基之上,這無疑是困難的,因為它看不見摸不著,所以他將鎮世天柱秘法運轉起來,刺激著虛無縹緲的生基,讓生基產生感應,然後將一個個奧義符文慢慢融入進去,一次不行,就百次,百次不行,就千次,不論如何,總有一次會成功的,但這無疑是極為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