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叔父好,樂進將軍,李典將軍好,荀彧先生好。”曹丕恭敬的對他們一一行禮,樂進和李典連道不敢,滿臉受寵若驚,倒是荀彧神情淡然,就好像沒聽到曹丕的話一樣。
“荀彧先生,是父親在這裏唯一的謀臣吧。”曹丕問道。
曹操點了點頭:“沒錯,其他的都是武將。”
“那好,我們曹家武人眾多,夏侯惇夏侯淵叔父,曹仁曹洪叔父,家中還有曹真曹休兩位小將,如今又添了樂進李典,倒是這謀臣,我見過最有謀略的也就是父親了,我倒是想見識見識父親看中的謀臣,究竟如何。”曹丕笑著說道:“我能單獨和文若談談嗎。”
“哼哼,這孩子心思倒多。”曹操哭笑不得,隻是第一次見麵,連名字都不知道,這孩子就開口閉口文若了:“好吧,你們各自回營吧,我這個老父親就出去跟著你們保護著,可以嗎。”
“謝謝父親,我想和文若出去走走。”曹丕目送著眾人離去,曹操也領著衛兵,遠遠的在後麵看著,曹丕這才拉著荀彧的手,走出了營帳。
手被曹丕這樣拉著,荀彧可能是感到有些不適,就悄悄的甩開了曹丕的手,曹丕倒是不以為意。
兩個人在曹操的軍營中,一左一右,緩步的走著。
“文若先生,我考考您,您知道我最想知道的是什麼嗎?”
“公子試言之。”荀彧答道。
曹丕忽然停下腳步,望向荀彧:“你猜猜看,都說是考你了。”
“公子想問的,莫不是公子滿月宴上,那個為你看相的郭嘉?”說著,荀彧忽然皺了皺眉頭,眼中露出了憂慮的神色。
曹丕沒有注意到這些,繼續說道:“對,我很好奇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既然你們相熟,不妨將他介紹過來,讓我觀察觀察。”
“公子,算了吧,曹公目前的事業,有我荀文若一人便可照料的過來,無需奉孝。”
“那依文若所言,若是曹公的事業做大,文若忙不過來的時候,才需要郭嘉嗎?”曹丕望著荀彧的眼睛,好像能將他的心思全部看破。
而荀彧跟著曹丕,額頭竟流出了冷汗。
曹丕什麼意思,他當然明白,他恐懼的是連曹操都看不透自己的心思,卻讓這個孩子看透了。
荀家乃潁川大族,奇才輩出,荀家本家的奇才不說,荀家的人也都認識不少的名士,都是有識之士。
而按照荀家的想法,他們的選擇當然是擇其明主而從之,當今之天下名氣最盛的明主,僅一人,他叫袁紹。
袁家四世三公,袁紹本人是袁家的長子,他本人相貌高大俊朗,性情寬和,禮賢下士。而且他剿滅宦官,與董卓對叫朝堂,這些能令人稱的上一聲英雄的事跡,都讓這個男人成為天下士子投奔的首選。
譬如荀彧的兄弟荀諶就投奔了袁紹,而荀彧偏偏看不上袁紹,執意要去投奔曹操,他的這個舉動在家族和朋友人的眼裏,被當成了傻子,但是他卻說:“我想試一試。”
但是目前為止,荀彧對曹操的忠誠,也隻不過是試一試乃至。
“公子,您是聰明人,那我也不說客套話了。”荀彧指著周遭遠處的其他諸侯營帳:“公子,算上曹公從陳留拉來的兵馬,再算上曹仁將軍從譙縣帶來的部曲,滿打滿算六七千人,您再看看這十七路諸侯,有一路不如曹公嗎。”
曹丕啞然,荀彧說的話在理,縱觀十七路諸侯,確實沒有一路的兵力少於曹操,即便是兵力再弱的一路太守,也會滿打滿算帶來一萬人,這是門麵,再弱的一路諸侯也不會拉不出一萬人,他們多半沒有將真正的全部兵力帶來,而曹操即便是拖家帶口,也隻能拉來六七千人,要不是曹操刺董之舉與首義之功,那麼再怎麼算也不能自成一路,頂多算是張邈那一路的部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