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得到曹丕的消息後,又去求助袁紹,讓袁紹一同出兵解決此事。
之前的時間裏,袁紹一直忙於界橋之戰,抽不開身。
原本公孫瓚擁有精銳的白馬義從,全部兵馬皆是騎兵,按照他以往的戰略,都是依靠騎兵海淹過去,但袁紹這次出擊,也是有備而來。
袁紹是名族之後,他的心性也本就比旁人強上許多,當公孫瓚率軍打來時,他從容不迫,盡管公孫瓚的鐵騎已經席卷了接近大半個冀州,袁紹仍然在準備著可以一戰擊潰公孫瓚的軍隊,因此,他對於公孫瓚的節節勝利視若無睹。
這段時間裏,他拉攏了韓馥舊部,甚至請出了名揚一方的西涼名將麴義,麴義練的一手好兵,名曰先登,他們使用著遠勝其他弓弩手的弩箭,袁紹以麴義為主力,命其列弩軍於陣前,而命顏良文醜各率弓箭手與山腰。
待公孫瓚軍至,先登營弩箭瘋狂射出,殺的公孫瓚軍大亂,公孫瓚見麴義兵少,想冒險一搏,卻又被顏良文醜射住陣腳,無法前進,遭袁紹軍大敗,斬公孫瓚將領嚴綱,此地為界橋往南二十裏處,名磐河,此戰又名磐河之戰。
隨後,一心擴大戰果的袁紹一路追擊,殺戮不休,待袁紹追至界橋,又因為追擊過猛,與主力脫節,身邊隻剩下自己一百多名衛士,此時轉身又為公孫瓚所圍,公孫瓚死攻猛打,硬是吃不掉袁紹這一百多人。
其原因是張郃的大戟士,他們的大盾和大戟扼製住了公孫瓚的攻勢,袁紹為了鼓舞士氣,親身上前大呼殺敵,以獎賞鼓舞士氣,於是士氣大震,田豐勸袁紹躲於矮牆,袁紹沒有照做,而是大聲怒斥:“大丈夫豈可獨自避難,而讓將士冒死。”
不久,麴義的軍隊殺來替袁紹解圍,袁紹的一百多衛兵和麴義的軍隊前後圍攻,將公孫瓚的士兵打腿,斬殺無數,自己這場戰役,以袁紹的全勝而告終。
至於戰爭中被公孫瓚奪取的冀州土地,也被後發製人的袁紹一一奪回,收複冀州。
占領冀州後,袁紹終於能騰出手來,忙於爭奪天下的事務。
沮授,田豐,審配,郭圖,荀諶,逢紀等謀臣們紛紛被袁紹召見一處,商討用兵事宜。
鄴城的大殿上,袁紹手裏握著一封書簡,在眾人前晃了晃,說道:“此信是曹孟德所寫,曹操言其父曹嵩與其子曹丕,盡為陶謙所拘,於是請求我與他一同出兵徐州,脅迫陶謙放人,這件事情,你們怎麼看?”
“此事還是遵從的好,想必曹操應該不敢欺瞞主公。”田豐說道。
郭圖聽罷,冷笑道:“欺瞞?曹操他敢!隻是曹操此舉對主公可有利可圖?畢竟勞師遠征,可不是不需要耗錢耗糧的。”
“你怎可如此處處思考眼前利益?曹操本不就是主公的一條看門狗嗎?”
“可是哪有這種天天給主人找事的看門狗?”
“好歹這是曹操的父親和兒子,你就不怕曹操一怒之下背叛主公!”
“那是不是我們還得順著曹操的心思,為了避免他背叛主公,所以對他一切遷就,任由他為所欲為啊!”
田豐和郭圖二人,竟然當堂吵了起來。
這時,冷眼旁觀的審配向前走了兩步,他拱手說道:“主公,我有話要說。”
“好了,你們二人不要再爭,聽審配如何說。”袁紹趕緊製止了二人的爭論,說實話,二人的話都有道理,可袁紹都不願意聽,如果聽田豐的,自己確實有些被曹操牽著走的意思,而如果聽郭圖的,如果自己找曹操要好處,不僅麵子上過不去,而且曹操確實沒什麼自己想要的能給自己。而如果不幫曹操,萬一曹嵩和曹丕出了事,曹操肯定要遷怒於自己,到時候和袁術連結一處攻討自己,那可就賠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