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郭圖哪惹你了?(1 / 2)

曹丕聽完荀彧對曹操情況的彙報,臉上不僅沒有出現難色,反而滿是舒展。

荀彧似乎從曹丕的臉上讀出了他的心意,眉頭不禁微微一皺,這件令整個曹家都為難不已的事情,在曹丕的眼中,竟好像很輕鬆?

怎麼可能?

荀彧的臉色微微一變,試探著的詢問道:“公子是否已經有了些許想法。”

曹丕點了點頭:“沒錯,這也是來到河北之後得到的啟發,若是以前,我絕對想不到這個計謀。”

荀彧聽到曹丕這麼說,臉色頓時就沉了下來:“公子想的計謀如果是請袁紹為外援,那就不必了,這樣的一個外援,就算打下了東郡,再打下了兗州,對一切事情都還是於事無補,因為那時候控製兗州的人是袁紹,不是曹公。”

曹丕點頭:“我知道。”

“公子知道,為何還要出如此計謀?”

“我有說是準備請袁紹為外援嗎?”

荀彧不說話了,曹丕的話聽起來,怎麼都像是要請袁紹為外援的樣子。

但是曹丕都說了,他沒有這個打算,荀彧抬了抬手:“請恕荀彧愚鈍,公子究竟是怎麼想的,還請公子明示。”

“我來到冀州之後,知道了一個情報,袁家部將已經分為了兩派,各執一詞,沮授獻策奪取平原,威脅青州黃巾,逼青州黃巾流竄兗州,再行奪取青州。郭圖主張窮追猛打,一舉消滅公孫瓚,以絕與袁紹爭霸的唯一威脅。”

曹丕望著荀彧:“先不說我的計策,文若先生,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如果是我,我會聽從沮授的計謀,青州為黃巾賊所據,攻打師出有名,再說沮授之謀逼走黃巾賊,則可不戰而奪青州,至於公孫瓚,勝敗不論,但終歸是一根難啃的硬骨頭,如今若是強行攻打,劉虞考慮唇亡齒寒,就算不聯手抵抗袁紹,也會隔岸觀火,而若是將目標轉向青州,劉虞與公孫瓚不和,必自相爭。”荀彧總結道。

曹丕心中暗暗吃驚,荀彧不是冀州人士,可對於河北的局勢竟看的如此透徹,與自己想到的分毫不差。

哦對了,說一說劉虞這個人。

袁紹是冀州刺史,公孫瓚是北平太守,而公孫瓚的直接上級,就是幽州刺史劉虞。

幽州毗鄰烏桓人以及鮮卑人的領土,遊牧襲擾層出不窮,有鑒於此,幽州之地就需要靈活的對外政策。

劉虞主張和平政策,與北方遊牧來往互市,幽州一度十分繁榮,公孫瓚則主張對遊牧窮追猛打,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對外政策,使得幽州的勢力逐漸分裂。

公孫瓚與遊牧來往攻伐中,得到了大量漢人的堅定支持,勢力日漸增強,而且他的鐵軍也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實力,比劉虞要強的多。

所以,劉虞的兵力不一定少於公孫瓚,可劉虞如果和公孫瓚實際打起來,那可就說不定了。

在幽州,便出現了一副劉虞與公孫瓚名為主從,實則水火不容的場景。

不過這多半還是因為他們彼此之前,劉虞想壓住公孫瓚,公孫瓚想取而代之的關係,彼此之間隻是利益衝突,袁紹勢大,最基本的唇亡齒寒的道理是個人就有,所以他們不可能任由自己被袁紹吞並。

可隻要袁紹的目光轉向青州,他們失去了眼前的威脅,很可能自己就火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