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發小再見(1 / 2)

“哥哥,我們以後能一直在一起嗎?”

“那當然了,我們會一直在一起的,我會保護你的。”

“哥哥,那我長大以後就嫁給你好不好?”

“……”

“哥哥?”

“別開玩笑了,長大以後的事哪是現在能定下的!”

……

又是這個夢,明明已經有將近6年沒有見到這個妹妹了。起初一開始,知道妹妹小蓮被領養的消息,楊幸的情緒非常不穩定,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楊幸也不得不放下這份心情。

楊幸是一個孤兒,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楊幸便是孤單的一個人。父母在生下楊幸之後便不知跑哪去了,對於父母,楊幸並沒有太多的感想,他們除了把自己帶到這個世上,什麼也沒有給自己,對於陌生人,楊幸並沒有那麼多感情。

楊幸!這個名字是孤兒院的院長給取得,還記得當時老院長給自己取名時說的一句話:“雖然你是伴著不幸來到這個世上,但希望你能給別人帶去幸福和快樂。”對於這個名字,楊幸談不上喜歡。

楊幸現今時年15,明天就是楊幸的16歲生日了,按照孤兒院的規定,年齡達到16歲便不能再住在院內。這也很好理解,畢竟16歲的人了,總不能一直在孤兒院內白吃白喝。

16年內,楊幸一直在孤兒院內生活,性格也是有些內向,從來不主動和人交談,所以也沒有一個朋友。要說有,那就是6年前,那個楊幸唯一的妹妹——許蓮。

許蓮和楊幸並沒有血緣關係,但是不知為何,對誰都頗為抗拒的楊幸唯獨對她毫無芥蒂,甚至於對她百般照顧,就好像親妹妹一樣。但是在楊幸和許蓮相識的三個月後,許蓮莫名其妙的被領養了,其事情之突然,甚至於楊幸都來不及和許蓮做最後的道別。楊幸自然也是問過老院長許蓮的新家在哪,然而不管楊幸怎麼問,老院長就是不肯告訴楊幸,久而久之楊幸也隻得放棄,那一年楊幸不過十歲。

這三個月,對楊幸來說是畢生難忘的三個月,許蓮被領養之後,楊幸明顯的比以前更加自閉,6年內,唯一和楊幸相伴的就是那支老舊的畫筆。

如果說許蓮是楊幸最重要的人,那麼畫筆就是楊幸最重要的東西。16年,別的孩子都在一起玩耍的時候,陪著楊幸的就隻有這支畫筆,通過這支畫筆,楊幸找到了生活的顏色,而不至於被孤獨的生活所吞噬心靈。

托這支畫筆的福,楊幸不用在離開孤兒院之後流落街頭,16年的繪畫經曆,給了楊幸相當堅固的繪畫基礎,雖然楊幸不會編寫故事,但是楊幸的精美畫風和其獨特的風格也是給楊幸帶來不小的人氣,靠著連載刊物獲得的收入,楊幸不難維持生活。

雖然馬上就要離開孤兒院了,但對於楊幸來說,不過就是換個地方畫畫罷了,這個世界似乎沒有什麼楊幸在意的人或事,要說有,許蓮算一個,然而八年過去了,恐怕人家早已不認識自己了吧。

當年自己又是為什麼和她相識?為什麼唯獨對她毫無戒心?明明拒絕任何人,為何隻是不拒絕她?哥哥~那道夢中的聲音,似乎是跨過了夢與現實的隔絕,再次在楊幸的耳邊回想。

“唔~”

抓了抓自己有些邋遢的頭發,楊幸“關掉”自己“待機”的狀態,爬起身,簡單的洗漱了起來。

今天是楊幸的生日,然而這對於楊幸來說不過是和平常一樣的一天罷了,因為沒有人會來給自己慶祝。當然今年的生日會有些特殊,因為今天楊幸要離開孤兒院。

早在昨天,楊幸便收拾好了東西,居住的地方早已定好,洗漱完畢,楊幸便帶著自己不多的行李走出了孤兒院,這個自己生活了18年的地方,到頭來也沒有給自己留下多少的回憶,在自己的床上楊幸留著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兩個楊幸從來沒有說過的字:謝謝!

離開了孤兒院的楊幸並沒有選擇在這裏流連一下回憶,新家離孤兒院有點遠,楊幸需要步行將近三個小時的時間才能到,好在全身上下並沒有什麼行李,該有的東西,楊幸之前便辦妥了,常年都是一個人生活,楊幸早就養成了這種事先做好一切準備的習慣,因為沒有可以求助的人,想要過的更好,就隻能靠自己。

楊幸個子不高,偏瘦身材,這和楊幸不規律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五官倒是端正,隻是頭發顯得很邋遢,服裝搭配的也很不合理,給人一種流浪漢的感覺。

走了將近四個小時,楊幸終於來到了自己的新家,原本隻是三個小時的路楊幸卻花了四個小時,因為在來的路上,楊幸順路買了點生活必需品回來。新家是一個租房,是一個比較偏僻的公寓,公寓一共兩樓,楊幸則是在一樓的最裏側,因為光線問題,所以這裏的租金也比較便宜,對於楊幸來說,光線什麼的都是小事情,租金少就可以了。

楊幸的房間隻是簡單的分為了廚房客廳和臥室,廚房和客廳是連起來的,臥室則是單獨的一間,臥室內隻有一扇窗。窗子外麵是一條小路,據說平時也不會有人從這這裏經過,所以也沒有安裝防盜措施,倒不如說這幢公寓壓根就沒有防盜措施,畢竟住進來的不會是什麼有錢人,也不會有那個小偷會看上這裏的人的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