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花香
◆棲雲
原本漫漫寂寥無聲的長路,冷漠地對峙著千山萬壑;原本星月交輝都不曾打動,那些呆板的鋪路碎石。向導說,太死寂沉沉了,鋪路工人便想出了盎然生機的一點辦法,一邊鋪路,一邊在道路兩旁撒播花籽。於是,每一雙流經的履痕都綴滿了芬芳。
那是很長的一段盤山公路,顛簸、纏繞、升降,頗有點險象環生的味道。但是,平時最怕乘車的我,並沒因此眩暈。我被道路兩旁的花花草草迷住了。
如繁星似群蝶,遠方仿佛一把金剪至天底伸出,剪碎了殘陽如羽。
舉手之勞,有時並不需要處心積慮、殫精極思;也不需要勞筋動骨,花費心血,一切一切的初衷源於對生活的熱愛。有了熱愛,一塊頑石,能被賦予生命;一撮泥土,能活靈活現;一潭死水,能波瀾乍起;一個古板刻薄的人能談笑風生。
熱愛,給萬事萬物注入了一縷靈動的魂。
於是,我明白了,為什麼有些詞彙曆經風霜雪雨,依舊珠璣般流光溢彩,比如古道熱腸,比如冬日可愛,比如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於是,我明白了,鋪路工人不僅僅撒播了花種,更重要的是他們滿懷熱愛,撒播了生命的種子:熱烈、豔麗,以輕鬆的笑容迎接一切殘酷的現實。所以,寂寞的心理即使擱置到喧嘩中,也滿眼冷漠;燃燒的愛心,即使漂泊到荒島上,也不會感到孤苦零丁。所以,啟程以前,我們要準備好撒播花種的口袋,以便在生命最糟糕最漫長的一段路上,也同樣能夠花香怡人。
千古絕唱
◆棲雲
鐵樹開花了!
趨之若鶩的驚訝,陡然將原本寂靜的公園花圃湮沒在熙熙攘攘之中,那些興奮的目光,那些交口的稱讚,那些千年不遇的榮幸心理,孔雀開屏般一覽無餘。
其實,鐵樹的花很醜!棒槌形薑黃色的茸團團,單調、呆板,缺少撩人魂魄的妖嬈。它比得了高貴典雅的空穀幽蘭嗎?比得了雍容華貴的牡丹,還是傲雪迎霜的臘梅?鐵樹開花的榮耀源於稀罕——千年等一回啊!
本來,一個人醜陋、衰老,甚至帶著某種缺陷走進生活,並沒有什麼可怕的,隻要掌握好“價值”的含金量,同樣可以出人頭地,非同凡響。原來上蒼一直恰當地恪守珍貴二字的準則,恩賜美,亦恩賜醜,決非厚此薄彼。美泛濫了,便也輕賤;醜稀罕了,便也珍貴。不過人的醜並非醜石,越醜、越陋、越皺,越價值連城,他必須戰勝醜陋和缺陷,超越醜陋和缺陷,點化醜陋和缺陷,從而形成獨樹一幟的風采。
從前有一個人喜歡橫吹竹管,周圍的人都嘲笑他,吹奏那麼一小截竹管,有傷大雅。可是橫吹竹管的人並沒因此而放棄熱愛,雖然那一小截竹管的聲音不似笙簫悅耳,不似絲弦悠揚,但最終那截毫不顯眼的竹管成了任何樂器都無法取代的笛子。
每個人心中都珍藏著一首歌,隻要是千古絕唱,不怕覓不到知音。
成材
◆汪國真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這是成材的最基本方法。有一些人好高騖遠,隻熱衷於標新立異,不屑於做那些看似微小的事情,這樣,他永遠隻能是一個空想家。
環境對於一個人能否成材是重要的,古人雲:“地薄者大木不產,水淺者大魚不遊。”誠如斯言。
別人的嫉妒可以激勵我們更加上進;別人的攻陷可以教會我們更加謹慎;別人的貶低可以使我們學的更加從容;別人的中傷可以使我們變得更加超脫。許多看似對自己很不利的事情,隻要處置得當,不僅會使我們更加成熟,而且可以加快我們成材的步伐。
我喜歡競爭和挑戰,這樣有助於更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
沒有強有力的競爭,贏了也不光彩。
即便我們精神的財富象克羅伊斯物質的財富一樣富有,也並不表明我們已經成材了。
對於精神財富,最重要的不在於貯存了多少,而在於運用了多少。
“懷才不遇”時,常有不為人識的苦惱;“木秀於林”時,常為風來摧之困擾。
成材者前方的旅途,不是大路是小道。
想成材的人,往往喜歡趕時髦;趕時髦的人,往往並不能成材。
成材需要獨創。
對於一個已經成材的人,最容易把他毀掉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
在順境中成材,隻要有足夠的天賦和良好的教育就夠了。在逆境中成材還需要有意誌,對於一個意誌堅強的人來說,逆境會使他平添風采,卻不容易改變他成材的趨勢。
清高
◆汪國真
清高,不是因不優越,而是因為優雅。優越產生的不是清高,而是高傲。
高傲是不能與清高相提並論的,仿佛植物,有的雍容,有的飄逸,是很不相同的。
一個處處想向別人表明自己清高的人,其實並不真正清高,真正的清高是為了保持自身的純潔,而不是為了做給人看。
你可以是清高的,但卻不能因此把別人視為濁物,否則,這是缺乏良好修養的一種表現。
有一些仿佛清高的人,是因為從來不缺乏牛奶和麵包。一旦發生生存危機,他便會斯文掃地,搶得比誰都瘋狂。
中國曆代文人都不缺乏清高超拔之士,所缺的是清醒冷靜之人,狂熱時候的清醒和挫折時候的清醒。
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清高。
要麼吐氣若蘭,要麼氣質似竹,要麼心淨如水,要麼才情象海。
一個庸俗苟且之輩,倘若也要做出一副清高狀,隻能讓人覺得滑稽。
有一些時候,沉默也可以用來表明一種清高,但其意義也僅僅限於表明了清高。遺憾之處在於,這種清高往往於時無益,於事無補。因而,往往也就帶上了消極的色彩。
有一點清高,可以獲得人的好感;太過於清高,極易招致人的反感。這是生活中,我們不能不注意的。
清高,可以用來修身,卻不能用來治國,更不能用來平天下。為人所不能為,忍人所不能忍,這常常是大英雄之舉。而此類做法,往往與清高相去甚遠。
未來,請不要失約
◆陳勇
每一次抬頭仰望黑夜,都想用視線拴住那流星般消逝的歲月;每一條沿著初衷盤旋而上的思路,都不想因為一塊巨石的突然呈現而遭到拒絕。然而我們所置身的世界,不可能這麼輕易地向我們胸中揮動的每一種願望傾斜,也不會因為誰對所發生的以及未發生的某種東西不甚理解,而將不忍看到的段落從眼前一一刪節。
也許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次理想對現實的狩獵。
多少次守望,等待時間走出記憶的巢穴;多少次夢囈,呼喚浪漫而美麗的音符撒滿視野。劃過雲隙的鳥雀,把顆粒大的陰影投在我們心靈的疆界,於是我們便渴望飛翔,幻想以有力的翅膀去領略每一個季節。水中自由自在遊蕩的魚,使我們的憧憬容納了浩瀚的海洋,希圖通過一朵小小的浪花,去探視那變幻莫測的藍色世界。
是的,過去的祝福不容忽略,美好的理想從來都不會停歇。
哪怕從黎明穿過時,草尖上的露珠打濕我們多年的布鞋;哪怕成熟之後的落葉,無意中泄露我們湧動的血液,該做的都已經做了,如此坦然地走上通往下一個目標的大街,即使頭頂之上正醞釀著一場風雪,又怎能將這條道路攔截?
未來啊未來,請不要失約!你看我的足跡,已遍及往日的每一頁。
書韻
◆汪國真
朋友不是書,書卻是朋友。
朋友可能背叛你,書卻永遠忠實。
怎麼辦呢?像選擇書一樣去選擇朋友,像熱愛朋友一樣去熱愛書。
文字組成一本書,大自然組成另一本書。
在寧靜悠閑的時間,我就去讀文字的書,在憂鬱沉悶的時候,我就去讀大自然的書。當我從文字的書中走出來的時候,我好像成了哲人,當我從大自然的書中走出來的時候,我仿佛成了孩子。
會讀書的人和不會讀書的人的一個主要區別就是:前者總是“雁過拔毛”,後者卻是“一毛不拔”。
對於非常繁忙的人來說,讀書是一種休息;對於十分閑暇的人來說,讀書是一種工作。
書,是生活中最好的調味酒。
讀書有益,也可能有害。
而不讀書則是絕對有害。
菲爾丁說: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戕害。
這話沒錯。但也不必為此走向另一個極端,誇大書籍對於人的品格的影響。更多的情況是:好人讀了壞書仍是好人,壞人讀了好書仍是壞人。
最優秀的讀者,不一定是最優秀的作家;最優秀的作家,卻必定是最優秀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