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心靈餘白1(1 / 3)

妒忌自己

◆魯子

妒忌別人,這可能是人世間四海皆有的現象,失意者妒忌成功者,麵醜者妒忌姣美者,拙嘴者妒忌善談者……沒有一個人敢說我沒有過妒忌。

妒忌是人正常的弱點,可是我們為什麼不妒忌自己?

你可能是一位麵醜者,是人群中的醜小鴨,你常常妒忌比你漂亮的人,可是你為什麼不妒忌自己比他們聰明;你可能是一位家境貧寒平平常常的男人,你常常妒忌那些出入豪華場所一擲千金的款爺,可是你為什麼不妒忌自己比他們擁有家倫之樂;你可能是一位普普通通為人妻為人母的女人,買菜洗衣做飯上班下班,你妒忌瀟瀟灑灑闖紅塵的女強人,可是你為什麼不妒忌自己那份與世無爭也無那份煩惱的淡泊?

自己的弱點也許正是自己的優點,仔細想想才發覺別人妒忌我們的正是我們自己認為身無長物的弱點。沒有一個人能夠集所有的優點於一身,也沒有一個人集所有弱點於一身,我們每個人身上肯定都隱藏著別人所妒忌的地方,可是你為什麼不妒忌自己?

妒忌別人可能會刺激自己上進,也可能令自己沮喪,失去相比的勇氣。人看人的眼光總是特別挑剔,尤其是對別人的優點。如果我們把這挑剔的眼光變成欣賞的目光去妒忌自己,你肯定會發現原來自己也有那麼多令別人妒忌的地方,你的生活肯定會變得陽光燦爛、心情舒暢,變得灑脫起來。

那麼,就請你試一試,對自己眼觀鼻、鼻觀心地說“我妒忌自己”。

我想象著,你石破驚天的那一刻

——記一棵小鬆樹的誕生

◆黃啟洪

積澱,孕育;孕育,積澱,都多少個時代了,終於有一天,你再也忍耐不住,轟隆隆的一聲,裂石崩雲,陡地凸現於萬仞峭岩之上。從此那渾莽的山石之叢林,便處處都奔騰著一股靈氣。

自然是你最先承受陽光雨露的洗禮,自然是你最先迎接風暴雷霆的轟擊;山洪漫天撲來,拭淨你搏戰的塵土;清涼自底而升,慰撫你帶血的軀體;百鳥也不去朝什麼鳳了,都簇擁著你唱無詞的山歌……

初來乍到,難免有片刻的孤獨吧?可是你知道,動在靜之中。如果蠻荒得沒有人煙,如果奔流得沒有聲息,如果猛虎囚於籠中,如果蛟龍鎖於小池,下一幕一定是爆發。無冥冥之誌,無赫赫之功,你這樣告訴我。

轟轟烈烈地生,隱忍頑強地活,平靜坦然地麵對勝利與失敗,風的網罟被你撕得粉碎,霧的屏障被你戳得稀爛,有時你也吼幾下,或者舒適地細語,摯愛得發狂——於是群山都恭敬地俯下身子,小草也仰慕地延長頸項,那直下三千尺的飛瀑,則是強奏狂熱的豎琴了。

看到你的身姿不由地我想起了賽馬和田鼠,賽馬的神氣和得意於順利時的顯現,一旦景況突變,山雨驟至,它那漂亮的腿就十二分疲軟;田鼠總生於惡境之中,晝伏夜出無親戚,東奔西突少友朋,強敵於林,險況迭起。一旦活力盡消,則死亡滅頂,於是它抗擊得近於發瘋,於是才有了種屬的繁衍。而純種賽馬較之田鼠,一如盆景較之岩巔之鬆。

沒有怨艾,沒有懈怠,粗獷、豪勇、智慧,昂首高歌!我的善良的人們啊,願你也象這棵小鬆樹,裂石崩雲,刷新你生命的顏色!

人,不是為痛苦而活著

◆敖昊天

匆匆又走過人生一程,突然想到應該作一曲挽歌。為人生的易逝,為青春的不再。一種似曾體味的惆悵驀地變得清晰、纏綿,麵對著如水流年,我恍若隔世,雖聞天籟卻始終悟不出禪機。

人生往往有許多一念之差。恰似山花爛漫之年,懷著童稚的夢投入社會大熔爐,一切卻遠非想象得那般純真;數年麵壁破萬卷,自以為滿腹經綸,卻虛擲多少光陰;麵臨一次次挑戰,欣喜若狂又企圖不斷調節所謂價值的走向。也許人生就是這樣,一方麵充滿懷舊的感傷,一方麵又不得不同曆史和自己作戰。有時直戰得天昏地暗,心力交瘁,永遠沒有片刻輕鬆。

不正是這樣嗎?自從有了人類的曆史,人作為萬物之靈,每時每刻不都在延續著成功與失敗,追求與失落,理想與幻滅的悲喜劇嗎?屢屢回首固然不是人生的全部意義,但在痛苦中追求,彷徨的人生就沒有一點色彩?無須問天,無須問地,無須問任何精靈,人生的許多內涵和外延是終其一生也無法言喻,無法解答的。人來到這個世界,失落了,重新編織理想的經緯;跌倒了,爬起來仍然行色匆匆一如既往,去升華自己的人生。因為人並不是為痛苦而活著!

何必尋求理解

◆王重旭

“理解萬歲”這一口號曾風靡神州大地。但是,口號畢竟是口號,那些尋求理解的人,有多少真正獲得了呢?是的,被人理解是幸福的,但是,不被人理解便是痛苦嗎?

有人說過,痛苦是由於所尋求的東西無法得到而產生的一種情感。不被理解的痛苦,正是由於我們過於追求理解了,如果我們不去追求它,這不被理解的痛苦還會存在嗎?

在這個世界上,要想達到和諧完美,人人都相互理解是根本做不到的。哥白尼的日心說、達爾文的進化論,向上帝提出了挑戰,可在當時,有幾個人能夠理解、同情宣傳日心說的布魯諾竟被燒死在羅馬的鮮花廣場;為人類解除巨大痛苦的牛痘發現者琴納,當時卻受到人們的嘲諷;而舒伯特的一首傳世之曲《搖籃曲》,在當時僅換得一盤土豆。要追求事業嗎?你就顧不上人們是否理解!

我們中國人太看重理解了,於是便不敢越雷池一步,循規蹈矩,每做一件事,關心的不是事物的本身,倒是人家怎麼說,別人怎麼看,縮手縮腳,一旦有人提出不同看法,便惶惶然,便痛苦得不得了,不是呼籲“你要理解我呀”,就是趕快掉轉方向。結果,真正幹成幾件事的人實在太少了。由是,我更讚佩劉曉慶,別人理解不理解,讚同不讚同隨它去,我照樣幹我的,我自有我的追求。

所以,追求理想就不必追求理解,一味地追求理解隻能給你帶來痛苦。真正的強者應該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把“野性”注入人生

◆徐銀海

在“循規蹈矩”、“安分守己”這矗立千年的偶像麵前,野性被抹上了層低賤、叛逆的醜陋色彩。

當人們在淺薄的自慰、空虛的恬靜、麻木的安穩中再也無法領略發源於遠古文化的輝煌潮頭和跨越“溫飽”的自豪情感時,這座威嚴的金字塔的震裂聲驚醒了匍伏在它腳下的善男信女。

於是,有了對野性的追求。

“野性思維”打碎了“從來如此”的思維程序;“野性”建築師張在元的設計在國際大獎賽中連中三元;一曲充滿野味的“紅高粱”,在超穩定的心態中吹起了一股蒼勁、粗獷的西風。

野性竟如此五彩斑斕!

不裹足、超短裙、迪斯科、三點式曾如過街老鼠般的“野”;自留地、交易所、公債券、個體商曾是離經叛道的“野”;但它們翻開了凝重的曆史中最凝重的一頁。

物競天擇,優勝劣汰。新的挑戰、新的問題、新的抉擇、新的現實,無不每刻要求人們作出新的反思,新的回答。僅以不變的悠久文化護身太不夠了。

每個當代青年,都是奔湧起伏的改革浪潮上的衝浪騎手。唯有熟識這個全新的洪流,把不拘一格和拓新冒險的野性注入人生,方能穿行自如,衝向成功的彼岸!

遺忘教你灑脫

◆虞榮舜

冰川橫流過,山岩上留下雄渾的擦痕;火山爆發過,天池中留下了壯美的饋贈;流星燃燒過,靜夜裏留下了瞬間的光跡……

在時間的流程中,你常常審視自己的腳印嗎?是的,當所有的形體、色彩和音響都淡漠之際,唯有心靈的印痕更值得追憶。但是我要說,不必過多地留戀!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時間無暇後顧,人生總是在訣別和放棄中前行,何必總是苦苦尋覓,那一串串被蒿草覆蓋了的足跡,那一粒粒退色的相思紅豆,那被歲月風化了的彩貝,那一枝枝枯皺的香山紅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