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被手銬腳銬的奴隸們,被身後的士兵強壓固定在高台上,而已換了數輪的刀斧手們,舉起長長的鐵斧,一聲令下,整齊的揮動下來,而遠處的奴隸們,跟著都會騷動一下。
而這樣的高台,搭建了九處。
大屠殺經過了四天,從二十萬奴隸中處死了一萬七千五百人,而這些高台,早已染成了紅色,好久好久都沒有褪色。
當時十二歲的華有福,在人群之中,久久不敢說話,大病一場,而就在大華士兵要拋棄他的時候,他自己好了起來。
不能這樣,我不要死,華有福默默的跟自己說道,沒有發現,車廂中自己的手腳發冷。
經過十年的發展,大華的蒸汽機技術日益成熟,特別在大華皇室親自撥給的專款,和其他方麵的大力支持之下,技術日益翻新。
馬道上的馬車早已被蒸汽火車頭取代,從當初的七八噸的運載力,突破到現在的近百噸,完全拋下了馬車的效果。
不但加強了各地民間物資人們的流通,還大大擴增了城市的容納力,上百萬人口規模的城市,一個個陸續形成。
雖然技術跟新太快,修建馬道的成本還沒有收回,每年負債更多,但是綜合國情考慮,中央政府還是選擇了新技術,對運輸業進行了天量的補貼,以補償因為更換工具而導致的虧損。
解放了幾十萬匹成年大馬,以及相關行業的上百萬匹幼馬,母馬等,偌大的行業資源升級。
同時期對煤鐵的需求幾何倍數的擴增,更加需要更大的力度開發新的礦場。
而因為放棄馬車的政策,最是耗費大華政府精力與財力物力的,相關行業,馬料種植業,車廂製造業,零件製造業,相關服務業等等大小三十幾個行業七百多萬人。
更有三百多萬牧民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這些該如何安置,如何轉移,如何分流都需要大華政府長期不斷的努力。
而這近千萬人中,又會影響五百萬戶至七百萬戶家庭,人口估計會達到三千萬。
這種支撐性行業的改變,不可能照顧到所有人,從而引起更大的不滿,也隻有這屆政府,天時地利人和都占據了,才敢如此激進,換在前一屆政府,或者未來後一屆政府,都不可能在成功實施。
一個是因為這屆政府在上屆之中,獲得了很高的威望,再個就是因為這是最後一屆,無需太多顧慮,而且比較團結,政治理念比較接近,最後一個是張一凡的大力支持。
這又需要政府的舍得,舍得前十年自身在民間獲得的愛戴,因為眾多不滿,民間將會充斥著對這屆政府的咒罵。
政府的十一位閣老,將會首當其衝。
一個成熟的官員,當他達到巔峰的時候,肯定想在他的指導下,國富民安,不僅國家富強,民間百姓也愛戴他,而這些,這屆政府其實已經都得到了,如今為了大華的發展需要,他們舍棄了鮮花與掌聲。
而這,才是張一凡如此寬待這屆政府的原因,雖然很多瑕疵以及不滿,都沒有大肆批評,更沒有破壞政治製度,直接插手其中,隻是盡可能的督促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