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有趣的周訊!】
不知不覺,四天過去了,拍攝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胡一飛慢慢的跟周訊混熟絡了,就發現這姑娘是個非常有趣的人。
不拍戲的時候,周訊喜歡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坐在邊上,要麼插著耳機聽歌,要麼默默地揣摩劇本,完全沉浸在個人的世界裏,不理會身邊的一切。
看起來有點不太合群是吧?
你真要這麼想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周訊隻是不太會在陌生環境下打開心扉,換個說法,也就是在遇到陌生的環境時,她習慣於用“沉默”來保護自己,但凡開口,必然帶有“冷場帝”屬性。
這一點,有事實為證。
剛進劇組的時候,周訊和劇組其他主創人在一起,從來不會主動開口挑起什麼話題,也不插嘴,就默默的坐那兒聽大家各抒己見,跟著大家一起樂。
大家說起某場戲,某個情節的處理方式,意見不同,卻又互不相讓。於是各說各的,各種深奧的理論、專業術語,巴拉巴拉一大堆。
那副導演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忽然就轉頭看向了周訊,滿懷期待的問道:“小周,你覺得這一段怎麼處理比較好?”
周訊愣了愣,回答道:“隻要能讓觀眾喜歡就成!”
結果不用說,幾位科班出身的學術派直接被她這句話給掛掉了。
人周訊雖然半道出家,掰扯不出那些專業的理論,但人家這話卻一點都沒說錯,觀眾們誰會管你什麼理論?表達什麼藝術?
觀眾隻在乎,你的戲是否吸引人。
你的戲要能夠吸引觀眾堅持看完,那就是好戲,可你要是試圖跟觀眾講你那些勞什子的理論和藝術形態,觀眾隻會送你倆字——滾蛋!
當然了,周訊的“沉默”並不是一成不變。
等到和大家慢慢的混熟了,她也會加入了大家的討論中,時不時的就劇本和情節設計提一些自己的見解,偶爾還會和大家開個小玩笑。
這天下午,胡一飛心情非常不錯。
就在剛才,他接到了知識出版社總編徐偉民的電話。
徐偉民在電話裏告訴他,知識出版社可以拿下書號,順利出版《亮劍》這部小說,並讓他這幾天抽時間去出版社一趟,談談條件,把合同簽了。
“哎,有好事?這麼高興?”
胡一飛剛把手機塞進口袋,耳邊就響起一個帶著幾份沙啞的詢問聲,然後就看到周訊笑嘻嘻的出現在自己跟前。
他點點頭,道:“算是吧!”
“說來聽聽。”
“我的新書很快要出版了。”
“果然是好事!請客!”
周訊話剛說完,婁曄竟然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胡一飛另外一邊,嘿嘿一笑,露出兩排大白牙:“小周說的不錯。這樣的好事,必須得請客!”
晚上八點多,胡一飛和婁曄等人去了一家小餐館。
吃吃,喝喝,聊聊,氣氛相當融洽。
這時候,周訊就問了婁曄一個困擾了她好幾天的問題:“導演,王哥天天這麼扛著攝影機不累麼?幹嘛不用三腳架固定著拍呢?”
周訊口中的王哥,是劇組的攝影師王裕。
從《蘇州河》開拍以來,隻要是在拍攝,王裕就一直把攝影機扛在肩上,從來還沒見他用三腳架把攝影機固定著拍哪怕一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