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就緒,李正石就開始準備大煉鋼鐵。可以說黑龍寨在前期所做的一切工作幾乎都是圍繞著鋼鐵展開的。李正石和他的同學們雖然早就製定了要煉鋼鐵的計劃,可是這些初出茅廬沒有多少知識和經驗的年輕人,沒有人真正知道知道“建設一個小完整現代工業體係”意味著什麼。完全就是靠了一股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虎勁和“無知者無畏”的愣勁,在埋頭傻幹。
到現在為止,還真讓黑龍寨的這一群傻丫頭傻小子們幹成了不少事情。
修水庫開煤礦都是如此,靠了有限的資料和資源衝進自己以前一無所知的領域去完成以前甚至都無法想象的高難度的工作。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還是要靠運氣。
現在看起來黑龍寨的這一群傻丫頭傻小子們的運氣一直很好。
就李正石來說,自從丟掉了那個需要經常對之撒尿的蟲洞以後,在現代社會遇到的那些倒黴煩惱的事情就再也沒有來困擾過他。
看起來,不等不靠,憑自己的力量埋頭苦幹,還是能改變一些事情的啊。
後世有一位文學家說了::“自古以來,我們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黑龍寨的穿越者們自穿越以來就一直在埋頭苦幹拚命硬幹,不是為民請命,不是舍身求法,隻為了能夠在這個大宋時空生存下去。不被劫掠,不被奴役。
說起來,剛穿越的時候,黑龍寨的穿越者們中間,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人才。那個時候黑龍寨的這一群傻丫頭傻小子們頂多就怎能算是一群可造之才。
經過了穿越以後的一番磨練和持續不斷的學習,現在倒是有一點點人才的意思了。
這樣的一群人現在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地煉起鋼鐵來了。
除了李正石和蘿卜,穿越者們中間,幾乎沒有人進過鋼鐵廠的大門,除了資料以外,對於怎麼樣煉鐵煉鋼,一點知識都沒有。
李正石在穿越以前倒是去鋼鐵廠參觀過,可是看別人煉鐵煉鋼和自己動手,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雖然心裏沒數,硬著頭皮,也必須想方設法把鋼鐵搞出來。沒有鋼鐵,什麼“建設一個小完整現代工業體係”的目標那就是浮雲。隻能是拚命硬幹了。
為了建造煉鐵高爐和煉鋼的平爐,需要大量的耐火磚,李正石修了一座窯燒造耐火磚。
弄得蘿卜吐槽說。老子造煉焦爐的時候耐火磚都是撿以前拆遷用過的。手套磨破一大堆,杯具了。說啥是再不肯來主持煉鐵高爐的砌築了。
隻能是李正石自己領了一些工程組的技術人員領著大宋工人砌築煉鐵高爐。
還好,蘿卜答應幫忙把關挑錯,蘿卜造煉焦爐的時候的那些砌爐工還能用得上,李正石才不是太擔心建造出來的煉鐵高爐能不能用。要知道煉鐵高爐是要承受高溫的東西高爐反應產生的的高爐煤氣還是有毒危險的氣體,一旦發生什麼垮爐塌爐高爐爆炸之類事故,那就隻能徹底杯具再穿越一把了。
李正石把黑龍寨新建造的煉鐵高爐的日產鐵量定在100噸,這大致相當於近代在1890年漢陽鐵廠的水平。
沒辦法啊,高爐煉鐵是連續生產,煉一噸鐵需要2-3噸原料,黑龍寨全部人馬都去開礦一天開采200-300噸煉鐵原料也是疲於奔命了,以現在的黑龍寨原料供應的水平隻能搞這樣規模的迷你高爐了。
如果能實現連續生產,就憑一座高爐一年的鐵產量就可以超過三萬噸。
按照現代學者的研究,北宋時期整個大宋的鐵產量估計在3.5-15萬噸之間,超過工業革命以前整個歐洲的鐵產量的總和。
到南宋末期,連年戰亂,經濟破壞嚴重,北方重要的產煤區和礦冶區淪落敵手,大宋的鋼鐵工業規模嚴重萎縮,有可能連3.5萬噸的鐵產量也達不到了。
黑龍寨這樣的一座高爐一年的鐵產量就可以比得上整個大宋的鐵產量了。
在現代社會,日產鐵量2000噸的煉鐵高爐隻能算是小高爐落後產能。屬於被淘汰的範圍。李正石當初收購這座高爐的時候幾乎是被人家當作傻子冤大頭看待的。
可是在當前的大宋時空,黑龍寨的這座日產鐵量100噸的袖珍高爐就已經可以用匪夷所思來形容了。李正石想象高爐建成投產以後帶給大宋人的衝擊和震撼,不由得偷偷笑了一把。
不過建造高爐的過程可就讓李正石笑不出來了。
煉鐵高爐的橫斷麵為圓形,用鋼板作爐殼,殼內砌耐火磚內襯。高爐本體自上而下依次分為爐喉、爐身、爐腰、爐腹、爐缸五個部分。這五個部分都是用耐火磚一塊一塊壘砌起來的,為了保證質量,李正石幾乎是一塊一塊地看著砌磚,算是知道了蘿卜老哥為什麼再不肯來主持高爐砌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