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新嫁娘,明月望(其二)(1 / 3)

忽然間雲淡風輕,忽然間物是人非,隻在閑聊中,光陰過去得飛快。

日暮之時。幾人掌燈,庭火照的四下亮堂堂,暖洋洋,喜慶的氛圍在談笑聲、恭賀聲中達到了鼎盛。時辰到了,所有人都在耐心等待新人的出現。有人淡然飲茶,有人低聲詢問,有人品嚐著餐前的瓜果點心微笑無語。

世間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片刻後進入的是一個臉色蒼白的仆役,大聲對著諸多貴客們說道:“諸位貴人,請再耐心等待一會,事情有不便處。”

“此事何解?”坐席間一個身著華服的青年男子臉色不悅,大聲質問。

那仆役支支吾吾了半天不肯回答,將求助的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管家。管家皺眉間並沒有多說話,而是大大方方的一鞠躬,朗聲道:“諸位貴人,此間事,自有解答,請耐心等待。”

眾人間此也不便置喙,就暫且按捺住了自己內心的焦慮與不安。

見狀,那管家摸樣的老者對身邊人俯身言語,那人聽了便快步離去,腳步間有雜亂感。

不一會兒,便有一書翁模樣的赭衣老者從後堂走出,笑道:“今日在堂下有揚州俊彥滿堂,老夫心感甚慰。今日乃是小兒大喜之日,當可以照著時節作些應景的詩作。老夫忝居他鄉多年,久不見故鄉佳人之作,然家中略有餘財,願出玉璧一雙以奉榜首,願出白銀十兩以奉君子。”

他的聲音不見得多宏亮,也有些沙啞,字句聽來卻清晰可辨,如在耳畔。

這一席話引爆了全場,自古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文道業途上誰人可甘為人後?當時便有人出言道:“小子蘇明樓,願獻上拙作以賀新人。”“小子黃子間,願唱賀於此間。”......

宣紙很快便有條不紊地送到每一張桌子上,順帶著的還有幾方墨石和筆。

“凡有願者,皆可以寫下自己的大作,送至老夫處。老夫將邀請揚州書院知名的先生作為評判之人,定當力求公正。”那書翁補充道。雖然顏色間隱隱有些不安,但是他的話語中卻洋溢著熱情與喜悅,使旁人不能察覺他的異狀。

江南之地果然多才子,方寸間便有一黃衫仆役捧著某篇佳作,端送至首席上,交與上座的老爺。書翁看完撫須微笑,將宣紙傳送給一旁的幾位知名一時的先生。他們都看完並點頭之後,其中最年輕的那個還未生些黃發的先生,起身言道:“第一篇,是杜家公子端硯的大作,浣溪沙一首。在下誦之於前,請各位賞評。

橫畫工夫想未全。雙雙文彩羽儀鮮。和鳴偕老是天然。

暮雨並深流細草,暖風交頸傍清漣。羨他真個好因緣。”

堂下眾人皆是陶醉狀,難得言語。

“此些言語倒是應景,真乃急才也。”坐在身旁的柳老如此打趣道。

“然而,這並非一句奇才所能蔽之的。”宋伯父搖了搖手中的清茶,看著翩飛若蝶的茶葉,接著說,“全詞毫無富貴氣已是難得,未寫真人更乃一絕。以鴛鴦之情寓人間之情,以畫外音說心中事,古人諷諫君王不外如是。雖然這樣,文辭格局卻有些小氣了。”

“嗬嗬,山石,你未免思慮太多。先朝不以煙波定,才出了那麼多波瀾壯闊的史詩如畫。可你要想清楚,那個時代,乃是中古之後又一朝盛世,群英薈萃,詩聖都不能專美一時。”

“誰人言今不勝昔?”宋伯父反問道,“若是子詹在.....”

“若是子詹在,便會說‘老夫聊發少年狂,親濯馬,看新娘’雲雲。”說著說著,柳老自己便笑了出來。

“莫欺子詹窮!子詹現在也是在天南苦窮之地為國鎮壓一方,不知今生還能否得以一見。”宋伯父所言具是淒愴,“想當年年少義氣,我與子詹在帝都一見,引以為知己,豪歌輕裘,縱馬潑墨,好不痛快。奈何我久考不中,而子詹雖然科舉順利,卻仕途顛簸,心涼如水。而今四十甲子矣,天各一方。”

“天家以恩取士,量才用之,以子詹的本事,以子詹的晉階之速,封聖之時不遠矣,那時候,便是子詹回朝主政之日。”柳老還是那副嬉笑的模樣,眼神中的悲涼卻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不可言說的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