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捉筆上山,一祭今古(其三)(1 / 2)

年過不惑的老秀才,將書卷一把扣在驢頭上,輕身下了老毛驢。

鐵拐李,宋軒腦海裏浮現出這般印象。不過那老秀才雖然胡子邋遢,衣衫卻是完好的;口中瘋癲,眼中卻有精光。而且他走路的姿勢積累著一般驕傲如鶴的氣場,若是在古時候,他大概是山中的隱逸者吧。

老秀才說是說老秀才,其實還不算老,發絲也不見白,前文也說過的他看起來不過是年過不惑的樣子。他伸出來的手指鈍而圓潤,枯黃如秋原蔓草,一看便是經年累月的搗筆窮儒之手。也難怪他能和歪帽子小秀才情投意合——不對,是眉來眼去——

言歸正傳。他的手上遞送過來的是一隻又大又圓的酸梨。歪帽子小秀才假意惺惺地推辭再三,饒不過才受了。不過,他也許是真渴了,他背著厚重的書箱上山,竟然忘帶了水囊,一接過梨子先是矜持了一會,然後待周圍無人顧及他了,才偷偷用衣衫擦幹淨這梨,躲到角落裏兩三口便吃幹淨了,甜甜的汁水有些流淌在嘴邊,轉眼卻見那個侍立在旁的小廝一直在用好奇的眼神打量著自己,一臉尷尬,訕訕地笑了。

看到這模樣,宋軒覺得,等會可以將那些還有些熱氣的烤魚分他兩份。

宋軒三人也接過了水靈靈的果實——這個描述可能不太準確,在春陽下曝曬了許久,水果怎生還能水靈靈的呢?但是事實確實如此;然後人們才始知那盛放水果的竹簍是寶貝。

小胖子不算是太拘謹,隻是細心地檢索了三四隻橘子,一隻剝開落在自己嘴裏,一隻則不知在何時丟到了那女孩子的手上。

宋軒不知道選什麼才好,就揀選了一個香瓜模樣的大號水果,有些貪小便宜的感覺——不過確實剁手了,那香瓜似的水果味道雖然和香瓜有些不同,可是口味清淡卻是如出一轍,而且.....還帶著一絲苦味道。但是那老秀才卻瞬間對宋軒青眼有加:

”嘖嘖,後進學生果然眼光上佳。此果乃生於西山之上無根之土,初入口似是清淡,回味卻有無窮,如醇釀之酒,如酣恬之婦......咳咳,老夫失言,失言。”他那滄白清瘦的臉上竟然浮現一般隱約恬淡的酡紅,讓在場緩過來的眾人一陣尷尬。

“這瓜名作什麼?”宋軒這時候才發現這香瓜的後勁上來了,若然有清苦淡酒的滋味,雖然不算人世極美,卻也耐人尋味,於是發聲問道。

“無生果。”老秀才嗬嗬一樂。

宋軒在心裏也默默認定了,到得草堂,將那烤魚也接濟這老秀才一份。

.............................................................................

其實草堂不在山上,而在山腰。

山溪繞草堂而過,紛繁荒草過人膝蓋。這些將這一小片光陰的碎片,隔絕在了塵世之外,使得草堂還是當年尋常模樣。

這尋常的模樣,便是此方最不尋常的情景。

這聖人曾經居住的草堂已經不止是草堂一座了。當年聖人居住在此的時候,本就是抱著結廬在人境的心思,當年這兒與山下還有一條山石行道,因此這兒也不算偏遠,到成都府城門裏不過小半個時辰罷了,以聖人的腳程自然飛快。

而今那完好的山路已經毀於歲月紛爭,唯有一條後人踩出的崎嶇不堪的石階小道通往幽處。而今成都府城也比當年東遷了,這兒竟然,有了一陣出世的氣息。

那位大賢也許真的是弄錯了聖人的心境,因為他錯以為聖人是在此隱居,雖然納罕於聖人為何不為自己的草廬開辟一個洞天,不過秉持著聖人不為有吾等為之的心思,他用偉力將此地與人世間隔絕,化分兩界。

大道有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世界本是安靜的一,不變的一,如有天堂如有仙宮,那會是在遙遠的天上。然而,有一何以不能有二,有二何以不能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