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3)

是場過路的偏東雨,雨後,月亮出來,銀色的月輝從門窗、瓦隙間撲落下來。

掛在常光儒脖頸上的長命鎖在月輝下閃亮。她記得那長命鎖上刻的“認祖詩”:“駿馬登程各出疆,任從隨地立綱常。年深外地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這出發時以避萬一失散的“認祖詩”可千萬得保存好。

兒子已經熟睡,她卻難以安眠。一家人自閩西老家出發後,經江西、湖南,來到四川彭水縣境。他們要從水路入川的,傅盛才說,逆水入川生還者百無二三。就走陸路。陸路亦是險惡。米糠在那擔子裏,如何充饑?她掏出懷中的米餅咬了一小口,舔了舔出發時帶的鹽蛋,想起傅盛才唱的移民歌謠:“吾祖挈家西徙去,途經贛州又烏江。輾轉跋涉三千裏,插占為業墾大荒。被薄衣單舔鹽蛋,半袋幹糧半袋糠。汗濕黃土十年後,雞鳴犬吠穀滿倉。”真正理解西徙前輩這歌謠的苦澀含義,也為其入川前景誘惑。

母親對她描述過她父親寧德功的威儀,講述過他的為人,不相信返川失蹤的他會變心。母親說:“你爸爸呢,就是脾氣暴躁些,為人卻忠厚、爽直。他給我發過誓的,上不負聖恩,下不負川民。他說,他之所以急著回川,是要為複蘇四川出力,待他安頓好後,就接我們去跟他一起安家置業。他還說,萬一他遇不測,我們也要進川置業。他說,我們母女是他這個地方官的妻女,得要做移民填川的楷模。”

她更急切要赴川尋找到父親,父親的音容早已在她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她覺得父親一定還會在人世,他的失蹤一定是有什麼原因。想著,昏昏然入睡。是腹痛使她驚醒過來。

腹痛劇烈而頻繁。

寧徙大口哈氣,月輝映照她那張綴滿汗粒的臉。她痛苦地低聲哼吟,咬牙使盡全力,那急於脫離母體的嬰孩伴隨胎血“哇哇”墜地。撕心裂膽的疼痛令她呼吸急促、頭暈目眩。臍帶還連著嬰孩,血水流淌,她覺得自己就要死去。

倔強的她俯身用牙咬斷臍帶,咬了滿口血水,發現竟是一對龍鳳。啼聲發自女嬰,男嬰沒有聲息,她心裏發悸,難道是個死嬰?揮手照男嬰屁股狠抽幾掌,“哇……嗯哇……”男嬰用哭聲宣告了他的降臨人世。

她淒然笑,“刷刷”撕開衣裙,包裹好兩個嬰孩,按出生先後,取名為常光蓮、常光聖。孩啼聲驚醒了廟內沉睡的人們,男人女人的頭伸進來,男人被女人趕開。

女人們進來相助,有個女人送來米羹,倒進她身邊那青花瓷碗裏,嘖嘖連聲。她身邊的長子常光儒還在熟睡之中。

微曦初透,船老大叫醒眾人,喝道:“船漏了,我帶各位客家到下一個渡口去找船。”屋漏偏遭偏東雨,移民們怨聲載道,又無可奈何,隻好跟了惡臉的船老大沿荊棘叢生的江邊道走。

這支淩亂的疲憊不堪的隊伍裏,最苦最累的是寧徙。她背著常光蓮、常光聖,抱著常光儒,挽了行囊走。幾個好心的家鄉女人伴隨在她身邊,那個送她米羹的女人哀歎造孽,接過她手中的行囊,她好生感激。

痛苦至極的她反倒啥也不怕了,緊跟隊伍走進密林。

林間傳來響動,“刷!”一聲響,樹上飛下個蒙麵漢子,奪了她懷裏的大兒子常光儒騰身上樹,消逝在密林裏。雪上加霜,大難臨頭,她瘋狂喊叫:“兒子,我的光儒……”惡臉的船老大從隊首走來,喝道:“莫嚎喪,老子跟你說,這是飛人,娃兒是找不到了。”

常維翰跟了匪首孫亮走。身佩腰刀的他穿“一裹圓”不開衩長袍,長袍下擺挽在腰間,褲腿塞在軟靴裏,全身汗透,布滿血跡泥汙。土匪嘍囉皮娃子挑著他那裝有祖宗遺骸、畫像、種子和米糠的擔子跟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