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懷念水原明窗先生(2 / 3)

新中國誕生前,在國民黨統治區,若想收集革命根據地發行的郵票,其困難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就是在五十年代之後,國際友人收集中國解放區郵票,也要承受諸多壓力。當時,國際上反共、反華的氣焰尚十分囂張。水原先生不是經常被某些人斥為“赤色收藏家”、“中共支持者”嗎?對這些流言蜚語,他以集郵家的膽識與魄力,以政治家的遠見卓識,一笑置之,仍以收集、研究和宣傳中國解放區郵票為己任。並把目光轉向國際郵票市場,精心收集流失到國外的解放區郵票。國內集郵界一直認為1930年發行的“贛西南赤色郵政”郵票,隻有麵值為三分和八分的兩種,專程飛赴倫敦,參加拍賣會。拍賣起價為40英鎊,許多人競相報價爭購,當加價到125英鎊時,唯有他一人舉手如願以償地買到了貼有這兩張郵票的實寄封,成為這種郵票全世界唯一收藏者。綜上,水原先生堅定的信念,過人的郵識,政治家的遠見卓識和膽略,可見一斑。

我十分感謝和讚賞水原先生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水原先生非常關心和支持中國的集郵事業。1978年他訪問北京歸國後,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春天來到了中國集郵界》。熱情洋溢的語言,深刻表達了他對中國集郵事業的美好祝願。他1981年再次來中國時,聽了十年浩劫期間我國集郵事業受到的摧殘以後,十分憤慨地說:“從全世界近一百年的曆史來看,反動政權出現過不少次。它們用各種辦法鎮壓人民。但還沒有一個國家禁止集郵。林彪、‘四人幫’不許人們集郵,這在世界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不僅譴責了“四人幫”的倒行逆施,更是對中國集郵事業寄予了無限的同情。

水原先生積極熱情地應邀參加了1990年8月在北京舉辦的中國解放區郵票展覽。將其收藏的從1930年至1949年解放區發行的郵票,精選出80頁參展。中國廣大集郵界人士十分驚歎。在中國廣大集郵愛好者中產生了深刻影響,推動了我國解放區郵票的收藏和深入研究活動,使這次展覽獲得極大成功。

為了使我國集郵活動能盡快趕上世界先進水平,水原先生等日本集郵家曾多次與我國集郵界人士進行座談,就有關問題,廣泛交流經驗和信息。並就對青少年進行集郵基本知識教育;傳統集郵應向專題集郵發展;郵票應堅持民族化方向等問題,坦誠提出意見和建議。這些經驗之談,對我國集郵事業的發展,都是很有意義的。

水原與魚木五夫等集郵家,還與上海青少年集郵協會的成員親切會麵。水原說:“非常高興看到你們,希望共同努力增進中日兩國青少年集郵愛好者之間的交往和友誼。”魚木先生還當場對小朋友們的集郵活動,進行了指導。他從計劃、收集、整理和保存等四個方麵講解了集郵知識的要點。並勉勵少年朋友,要有遠大目標,踏踏實實,一步一個台階,攀登新的高峰。

水原先生的中國郵票藏品在北京展出時,為了使中國集郵愛好者對他的展品有更清楚的了解,他用了三個星期的時間,編製了一本彩色目錄。目錄中刊登了大部分部分中國郵票珍品,縱覽全書便可對中國郵票、郵政史有個大體了解。此目錄已成為參觀者的收藏珍品。水原先生表示,這次展覽在北京獲得成功,將使他進一步通過集郵為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做出更多的努力。

水原先生數十年如一日地在日本集郵報刊上發表研究中國郵票和郵政史文章,進而組織和推動日本集郵愛好者關心中國集郵事業,收集和研究中國郵票。現在日本的中國郵票愛好者日益增多。郵趣協會每年從外國進口的郵票中,中國郵票在排行榜中名列第一。水原說:“日中兩國是鄰邦,我們應該緊密攜手,共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