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隔夜》(2 / 2)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餘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

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複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時光就是這樣殘忍,而杜甫的身體也開始每況愈下。這年深秋,杜甫拖著病痛登上了一座高台觀賞風景,卻發現自己的體力已經大不如從前。最讓他不能接受的是,他的肺病、糖尿病(古人稱消渴病)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尤其是糖尿病,讓他左耳的聽力已經完全喪失。

而古人由於生產力的限製,對病理認識不夠。杜甫得了糖尿病,卻一再地食用甜食滋補。而杜甫的發病,與他無節製的酗酒也很有關係。要知道,唐朝人所說的酒,並不是我們今天的白酒。白酒屬於蒸餾酒,這種蒸餾技術直到明朝之後才慢慢普及。唐朝人一般都喝甜味的黃酒或者米酒,含糖量高,長期無節製地飲用,對杜甫這樣生活無規律的人來說,無疑是危險的。

好在杜甫多少是個醫生,雖然那個時候並不知道糖尿病的原因,也沒有胰島素,但是杜甫多少知道此時該戒酒了。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這首詩被後人稱為唐朝最好的七言律詩,所以在這裏我就不去翻譯了。倒不是我懶,而是不想破壞這些文字原有的美感。總之,杜甫開始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多了。

當時,四川開始出現軍閥混戰,吐蕃再次入侵,唐朝的盛世一去不複返。而杜甫的朋友們,也一一過世。李白,公元762年在當塗因病過世;嚴武,公元765年在當塗暴病而亡;就連仕途順風順水、成功封侯的高適,也在公元765年與世長辭。那麼,下一個,是不是就是他呢?

已經是年底,日夜交替讓白天的時間越來越短,在這霜雪交加的時候,杜甫卻仍在浪跡天涯。五更時節,又傳來悲壯的號角聲,三峽那邊的銀河,都仿佛在為此顫抖。聽說戰火燒起,外邊傳來千家萬戶的哭聲,漁人和樵夫,不禁唱起悲哀婉轉的民歌。

閣夜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臥龍諸葛亮,躍馬公孫述,神馬都是浮雲。世事無常,朋友們都已經離我遠去,再也聽不到他們的消息,也看不到他們的書信,接下來的日子,隻剩下寂寞無聊陪伴我了。

大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離開夔州,繼續向東,穿過三峽,到達荊楚地區。便下襄陽向洛陽,眼看著就可以回到洛陽了,戰火卻在這裏燃起了。整個北方亂成一鍋粥,各種勢力層出不窮。大時代的悲劇,就是大時代有無數知名的小人物。杜甫已經實在經不起折騰,洛陽似乎已經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真的是天要收他,哪怕嚴武早一點去世,或者夔州的山水沒有吸引住他,可能杜甫就這麼順利地回到洛陽了。當然,也許這樣,很多經典名篇我們也就看不到了。

這個時候的杜甫,開始慢慢地向李白靠攏。不僅開始和李白一樣對道教感興趣,也開始主動地用詩文來求得生活。他對自己的人生信仰做出了檢討,自己何苦活得這麼累?“儒術何有於我哉,孔丘盜蹠俱塵埃”,何苦呢?幹脆,像李白一樣,遊仙訪道,了此餘生吧。

於是,杜甫南下湘地,在湖南地區過上了雲遊的生活。他的第一個暫住地,是衡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