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輪回(1 / 1)

黃鍾明

做了母親後,我才嚐到了離別的真正滋味。

女兒大學畢業後,毅然放棄了本地安逸的工作和不菲的待遇。“我不想一輩子呆在一個地方。”——一個簡簡單單的理由,她隻身去了外地,在一家廣告公司做起了文案。

沒有太多的挽留,我了解她的個性,隻是在夜深人靜時,對從小嗬護有加的孩子會生出好多牽掛,有時竟會神經兮兮去看看她房間裏是不是有人。月光從窗外瀉在她那隻木製的帶滑梯的單人床上,二十多年的歡聲笑語斷斷續續在月光下又漸漸連接起來。

常常會無端生出好多擔憂,新工作是否能適應?租房條件如何?她自小貧血,那個人稱“火爐”的城市她能否適應?

女兒終於來電話了:“媽,星期五晚上我回家,合租的女伴和我一起來,大概晚上10點多到家。”

我把西瓜提前放進冰箱,又燒了一鍋她喜歡喝的綠豆百合湯。電話裏我沒說什麼,晚上我照例坐在電視機前,但心裏卻和時鍾一起走過那些分分秒秒。終於到了10點多,電話又響了:“媽,我們幾個朋友在外麵吃點夜宵,要晚點回家,不超過11點的。”

我望了望桌上燒了幾個小時的百合湯,又看了看一臉疲憊的丈夫,對女兒說:“你在外這麼久,到了蘇州還不馬上回家嗎?我們要睡了。”

我知道我不夠溫柔,我常常不能控製自己的情緒。女兒帶著女伴很快回家了,想像中擁抱一下的場麵是不可能出現了,不知怎麼反倒有一些尷尬,是因為她沒吃的夜宵,還是因為我電話中抱怨的情緒?我說不清。

好想聽她講講離別後的經曆,但她難得回家兩天,又有同學需要陪伴,去卡拉OK啦,聚會啦,兩天的時間真是太短了,她都來不及安排了。星期天她又被朋友叫去吃中飯,我知道她已經買好了下午2點的車票,一會兒會回家拿點生活用品才走。

我把她要帶的東西都放在一起。不知怎麼,我不想經曆這次離別,我把想說的話寫成了一封短信,然後我出門了。

我對自己說,她已經二十多歲了,該出去闖闖了,我沒什麼不放心的,我不是18歲就離家去插隊的嗎?

當年離別的場景突然在腦海中一幕幕重現,並漸漸清晰起來。

雖然我在鄉村插隊的10年中飽嚐風寒,皮膚曬得比醬油還黑,雙手都磨出了厚厚的老繭,但離家的時候,年輕的心裏卻充滿著對未知世界的渴望。在口號、紅花和歡送的人群裏,我把母親的牽掛和擔憂淡忘了,可是今天,我卻想起了母親當年的一雙淚眼:“你走的時候我不送你了,讓你姐送吧!”

多少年了,我一直以為家裏姐妹多,母親不怎麼喜歡強脾氣的我,她並不怎麼在乎我的去與留,所以不送我了。可是今天,母親的無奈和傷心在我心裏激活了。

也許,這就是人生,這就是生命的輪回。

我把自己的感受告訴了已經92歲的母親,她笑了,笑得如孩童一樣。她操著一口純正的吳語說:“當時奴心裏蠻難過,奈倒像煞頭頸骨硬撬撬的不在乎。”

我們都笑了,為這份太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