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局(1 / 1)

1.愛上一種棋

五子連珠是考眼力、鬥智慧、比心態的遊戲,執一晶瑩的黑棋放在天元,看似沉靜的夜便充滿了殺機,棋盤上發生的所有故事,由此拉開序幕。

禁手規則是對大眾的行為約束,落棋不悔則是每個人的自我控製。

他沉著地應付對方每次進攻,冷靜地分割對手的棋麵,不急不燥控製節奏、穩守反擊、掌握大局,擴展領域,一劍穿心。

他說棋如人生,不能隨便放棄。努力思考後,勝與負他隻付一淺淺微笑,他堅持原則,緊手規矩卻能容忍對手的一切無理要求,在短兵相接的交戰中他一次又一次地詮釋著棋士的品德——平和,淡然。

他說棋的目的是過程,爭取過,努力過,便可無憾,棋如世人,不進則退、不攻則敗,不思則滯、要想成功還須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勇敢地前進。

愛上這樣的人,便也順便愛上了他所喜歡的棋。

2.禮讓

與人對弈,還來不及選擇,他便拿走了白。

愛棋之人自然知道黑先的道理,何況有黑必勝這樣的說法,他這樣搶著拿了白棋的倒是不多見。

他的回答卻是你先。

開了局,才發覺他的禮讓隻有一步,該攻則攻,該守還守,並未放鬆,乃至最後結局。

問他是不是害怕輸棋,麵子上不好看,才先選擇了後手。

他說,禮讓不是軟弱,禮讓是尊敬是成熟是睿智,隻是形式上的一種讓步,無關能力,無關心靈。

下棋時先拿了白棋,不是自己棋藝有多高,隻是文明的象征。

原來白色在其雪白瑩玉純潔無暇的外表之外,還有一種屬於棋士的語言——禮讓。

3.落棋的聲音隻是為了掩飾令人窒息的寂寞

愛上了一種棋,便天天想著那些如花的局,花月、銀月、瑞星、長星......可教她學會這些開局的人已不在身邊。

淩晨三點,隻有這副他送的玻璃棋子。

呆呆地,呆呆地看著麵前的棋盤,外麵的風叫做孤獨,跑著跑著,還是找不到可以傾訴的對象。累了,終於停止了。四周靜得詭異,寂寞便是這般無聲也無息的麼?

有人說,寂寞是可恥的,我不能可恥的寂寞著。

一個人坐著,一個人擺著棋子,225個點上差不多站滿了黑白的棋子,看不到殺,也不可能再有殺,沒有輸贏,隻是一個下給自己看的完美的殘局。要和了棋重新開始麼?從一局棋的天元到另一局棋的天元,混沌初開,或者結束真得是一個新的開始。

閑敲著棋子,隻想擺脫失去你的寂寞。

4.無法忘記

夜深,打開棋盤,找不到對手,一個人對著黑白世界。

月很涼,猶如手心中緊握的棋子。食指與中指巧妙配合,壓著棋子高高地舉起,輕輕地放下,她嚇著了。

這個動作是他教的。

與他玩五子連珠,他就用了這個動作,特有氣勢的樣子,以至於自己老早就以為他勝券在握。一局棋罷,她就嚷嚷著非得學會這個動作。他握著她的手告訴她,這個動作是他媽媽教給他的,而教他媽媽的那人正是他爸爸,這個下棋的動作他隻教給他最愛的人。她害羞地點點頭,依在他的懷中。

多少年過去了,他去了那裏她不知道,他的音容相貌她也忘得差不多了。而這個下棋的動作她卻始終忘也忘不掉。

或者,等兒子長大以後,她也會把這種下棋的方法教給她的兒子。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忘掉的隻是一些表麵的東西,那些深入骨髓的卻始終沒辦法忘記。

玩他喜歡的遊戲隻因為思念。

5.無法擺脫習慣

有人說:“感動自己的往往是熟悉的!”

喜歡聽那曲《故鄉的原風景》,聽的時候是深夜,笛音總是喜歡把人帶到那遙遠的過去。古天樂版《神雕俠侶》的插曲,斷腸崖前,雙雕飛起,熟悉的樂曲。曲起,任高天流雲飛渡,醉依鬆下山泉石。一壺烈酒,醉倒萬裏鄉愁。一聲鈴鼓,搖墜長河落日圓。即使閉上眼睛,也不會忘記那些熟悉的情節。

很長一段時間,沒去碰棋,當然更沒有其他的遊戲,生活中茫然地沿著應有的軌道循環。一次清理家務,無意中在一抽屜的後麵發現以前那盒視如珍寶的棋子,竟沒有一絲塵埃。因為幾次的搬家,那盒棋子自己也忘了準確地方,一直以為已經失去,卻在這樣沒預兆的情形中見到,竟激動地想哭,發現除了棋原來自己一無所有。

衝動地開了銀月局,黑H8、白I9、黑H7、白H9、黑G9、白I7、白G8.....那樣熟悉,仿佛一種習慣,撚之即來。

其實熟悉的也就是自己喜歡的,喜歡的久了就成了習慣,無法擺脫隻是因為不想擺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