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婆婆(1 / 1)

不知道為什麼,這段時間心裏老是想著已經過逝一年多的婆婆。

婆婆是個什麼樣的人我不了解,而且我從沒主動過問有關她的一點一滴。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因為語言不通所以我很少主動和她說話,甚至於我從未叫過她一聲“媽”。公公死後半年她也去了,這半年裏我沒去看過她,也許是婆婆給我的印象不太好吧,總是借口工作忙,情願把時間浪費在逛街買衣服上。當我得知她去了的消息時,卻哭了,淚水情不自禁地在臉頰泛濫。

婆婆是個苦命的女人,17歲時隨著公公遠離了她的家鄉。婆婆養育過7、8個兒女,而真正成人的隻有我老公和姐姐。她一生嚐盡了喪子之痛,其中有個兒子已經養大到了13歲,卻被激流奪走了性命。以後她變得患得患失,時常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每天機械麻木的完成家務後,便坐在院子裏,不知道她是在怨恨門前的小河,還是在思念遙遠的家鄉。這時候她那枯槁的臉上才會泛起淡淡的光澤,漾起笑的漣漪。

婆婆是個文盲,卻嫁了個公子哥,也許這就是悲劇的開始。公公常嘲笑她是蠢婆娘,她不知道怎麼還嘴,逆來順受成了她的習慣。實在忍不住了爆發出來一句反擊,在公公麵前總是那樣的無力,有時反而還會招來一頓痛打。婆婆一直相信命運,即使她沒嫁上個好丈夫,但她卻沒想過要改嫁,隻是含辛茹苦地拉扯兩個孩子。公公脾氣很暴,而且嗜酒如命。我不喜歡他或者就與他當初罵大街一樣地罵我有關吧。畢竟那時候我還是父母的寶貝女兒,心底又怎容得下旁人的侮辱。時間久了才知道,他那樣罵人原是家常便飯,家裏人誰都跑不了,我老公和他姐姐直到結婚才算解脫。現在想想,婆婆也不知道受了多少的罪。但她隻是一門心思照顧兒女,給兒女們最無私的關懷,最溫情的母愛。公公不在家的日子,總是老公和姐姐最幸福的時刻。

公公死在酒上,不吃飯,光喝酒,壞了腸胃。死後1米7的人隻有40來斤。

公公死後,沒了罵婆婆的人,婆婆反而更木納了,有時候就那樣呆呆一站幾個小時,有時候自言自語地說我要去找他我要去找他。她的神智也變得不清楚了,連自己有沒有吃飯她都搞不明白,常提著一個空高壓鍋在屋子裏轉圈圈,甚至去了菜場又空著雙手回來,真不敢想那段時間她是怎麼過的。後來她病了,老年癡呆,心腦心管,糖尿病,都一古腦的出來了,她也越發糊塗了。我和老公在外地工作,鄉下就她一個人,老房子裏空蕩蕩的,我們要接她同住,她就是不願意。後來,婆婆搬去了鄉下的姐姐家。好幾次,婆婆說出去走走,糊糊塗塗地出了門就忘了回家的路,姐姐隻好回去原來的老房子那找婆婆。我想,婆婆依然根深蒂固地以為老房子那還有一個家吧,即使那裏曾經有那麼多的不快。婆婆是個傳統的女人,隻知道相夫教子,兒子不在身邊,老伴沒了,她便成了秋風肆虐後樹枝上搖搖欲墜的黃葉。

沒多久,姐姐來電話說婆婆不見了,老房子也沒她的蹤跡。她從中午說出去曬曬太陽,就這樣到了下午人還沒回來,姐姐在好朋友的幫忙下已經尋找了5個小時,還是沒有結果。第二天一早,老公也去了,找遍了周遭的角落,隻好貼了尋人啟示。尋尋覓覓三天三夜,終於有人告知說在火車站附近見過她,後來又接到一個電話,說是溪邊(那個小溪已屬另一個縣的地界)有個老人已經死了多時,讓老公去辨認。她應該是走累了,坐下休息了會,之後站起來的時候頭一昏就倒進了溪裏,之後就......

婆婆死了,她或者是想著回老家,去了火車站,又或者是不想女兒照顧他太累,所以選擇離開。我隻知道聽到她死的消息的那一刻,我在心底叫了無數聲的“媽”。

現在我和老公有爭執的時候,我都會想起婆婆,想起她的愛情和命運,有時候我怨命運,為什麼把那樣多的痛苦,磨難交給我,其實那些又怎能比得過婆婆?即使臨死,她那簡單的頭腦想的都是讓自己安靜的離開,別給兒女多添麻煩。

婆婆去了,如殘留的黃葉已等不及枯枝再抽新芽,飄然離開隻為化成春泥,這無私的愛隻讓人久久心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