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標體係的構建原則、目標與依據
社區管理績效的評估,是對社區管理的成績和效果進行綜合的客觀的評價,這樣就需要有一個科學的、係統的、規範的、具有一定操作性的衡量和監測的標準。從以往社區建設與管理的實踐來看,設計一個目標體係,並把它具體化,建立一組衡量和監測社區管理績效的統計指標和評估指標,定期加以考核督促,將直接有助於實現城市社區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製度化和規範化。社區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係既能為社區提供一個較完整的社區管理內容和組織的規範係統,成為社區管理實際工作的指導或參考模式,又能為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提供社區管理現狀和發展的種種信息,在社區管理的決策和規劃中發揮谘詢作用。
1.社區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係的構建原則
構建社區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係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為了使社區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係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指導性,在選擇具體的指標時,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從總體上來看,應包括以下幾點。
(1)規範化與製度化
社區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係首先要成為一個指導具體社區管理工作的工具,有助於管理者全麵了解社區管理工作的結構和內容,並使各社區的實際管理工作能逐步地統一起來,逐漸實現規範化和製度化。
(2)可操作性
社區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係必須具有一定的操作性,所以該指標體係的構建必須立足於現有的社區建設基礎,充分開發和利用現有的社區建設資源;每個指標的設計既要定性,也要定量,有客觀的評價標準。
(3)群眾性
社區管理的關鍵是人的文明,城市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我管理。因此,社區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係的設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一方麵為人的自我約束提供一個參照係,另一方麵也為人的他律提供一個具有認同感的目標值,為人的全麵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社區氛圍。同時,還要把群眾直接參與社區建設與管理,充分利用社區內部的經濟、社會資源,作為社區管理績效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麵。
(4)係統性
人的全麵發展,牽涉方方麵麵,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係統。因此在進行指標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關聯社會進步的各個相關領域,不能以偏賅全。社區管理績效的指標應該包括組織、秩序、環境、服務、教育、文化、風尚和共建等方麵。
(5)前瞻性
社區管理績效的評估指標不僅要反映社區建設與發展的現實,也應該反映出社區未來發展變化的趨勢。要在科學預測社區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各方麵指標的超前性,使構建的指標體係能較好地反映未來幾年社區發展的態勢,具有較長時間的適用性。根據國外發展經驗,經濟快速發展時期是社會生活急劇變動的時期。因此,我們在設計社區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係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
2.社區管理績效指標體係的目標定位
借鑒國內外社區建設與發展的經驗,目前社區管理績效指標體係的目標定位,既要體現時代的特征,又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從目標定位來看,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六個方麵。
(1)環境優美
綠化布局合理,綠色氛圍濃鬱,無“六亂”現象,達到“七不”規範,居住環境整潔,景觀優美,人與自然基本和諧。
(2)生活舒適
生活設施配套齊全,服務網絡合理便民,交通出行便捷,老有所養,安居樂業,特殊困難群眾得到很好照顧。
(3)管理有序
形成以街道為核心,以居委會為基礎,以專業管理為條線,以基層群眾組織自我管理為補充的組織管理構架,管理製度健全,管理手段規範,管理成效明顯。
(4)文化豐富
社區教育機構健全,教育文化設施完善,不同層次教育形成網絡,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內容健康向上,居民文化素質不斷提高,精神消費需求得到滿足。
(5)風氣良好
社會秩序安定,居民團體友愛、互幫互助,家庭和睦,人際關係和諧,社區共建有聲有色,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風氣。
(6)特色鮮明
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發掘社區文化內涵,體現時代性和社區個性。
3.社區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係的定量依據
測定社區的管理水平,單有指標體係是不夠的,還需對每個單項指標和總體綜合指標予以量化。量化標準不是主觀的、隨心所欲製定的,而是有其客觀依據的。社區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係的定量依據是:
(1)城市社區各項社會事業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規劃、發展水平。
(2)城市政府對社區發展的遠景規劃、中、近期目標和投入水平。
(3)社區居民對社區社會事業發展的需求與期望程度。
(4)按照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則,適當留有餘地。
二、指標體係的具體內容
根據上述社區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係構建的原則、目標與依據,我們可以構建文明社區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係。該體係包括8個一級指標,24個二級指標和 81個測評標準。
1)街道黨工委及基層黨組織機構完整,人員充實、工作正常開展;
2)各職能部門在社區的派出機構設置完備,工作正常開展;
3)設立維護青少年、婦女兒童、老年人、殘障人士及外來務工者合法權益的機構,工作正常開展。
符合3項標準為A;符合2項標準為B;其餘情形為C。材料審核Ⅱ-2社區
服務組織4.01)成立誌願者組織,居民參與廣泛,活動涉及麵廣,誌願活動有實效;
2)建立社區黨員、團員組織;
3)建立社區居民興趣愛好協會和其他居民自治組織。
符合3項標準為A;符合2項標準為B;其餘情形為C。材料審核Ⅱ-3管理
製度建設4.01)建立社區民主製度,形成社區事務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2)社區居民依法進行居委會的直選,居民參與數≥80%;
3)建立社區管理機構的崗位責任製和問責製;
4)建立社區事務管理製度、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預案等。
符合4項標準為A;符合3項標準為B;其餘情形為C。材料審核Ⅰ-2社區
秩序Ⅱ-4治安
綜合管理5.01)社區主要的公共場所和重點要害部位安裝電子視頻監控係統;
2)設立社區警務室並配備治安輔助力量,社區人防、技防、物防符合安全要求;
3)社區內消防設施完好,達到國家標準,社區消防水平符合消防要求;
4)在社區內廣泛開展群防、群治活動和平安創建活動,活動效果良好。
符合4項標準為A;符合3項標準為B;其餘情形為C。標準1)實地考察;2)、3)材料審核、實地考察;4)材料審核續表一級指標二級指標權重測評標準測評方法Ⅰ-2社區
秩序Ⅱ-5維護
社會穩定5.01)加強社區治安防控體係建設,落實領導責任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