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1 / 2)

“但是李隊有起死回生的辦法。”楊宇清說,“宋隊長說,十八年前,在一次由副局長帶領的追擊團夥犯罪的行動中,副局長與罪犯打鬥時不小心從四樓摔下,雖然他護住了自己的頭部,但內髒震裂,醫生也覺得回天無術。而李隊僅憑一張符文就穩住了副局長的傷情,在連續兩個月服用了李隊準備的草藥之後,副局長竟然恢複如初,此事被警界傳為神話。如今那名副局長已經成為省公安廳的副廳長,而李隊卻來楊家坳鎮派出所當了一個小小的隊長。”

“李隊,你是道士還是醫生?用符文救人,這麼厲害?”彭玨吃驚地看著李隊問。

“都不是。”李隊說,“那隻是家傳的手法,那時我也是碰碰運氣,沒想到真的有效。”

“宋隊讓我跟您來學的,就是這個?”童雨問。

李隊點點頭,接著說:“很遺憾的是,你學醫,未必能接受這種救人方法。”

“到底是什麼方法?”萬吳也來了興趣,“救人的方法,學醫的人不是更容易學嗎?”

“現代醫學有一整套理論體係,而這種方法與現代醫學的理論體係可以說是背道而馳。”李隊說,“理念不同,學起來就沒什麼效果。不過,在中國曆史上,這種方法一直是醫學的一個分支,清朝以後,就被廢棄了。”

“李隊,您說的可是祝由之術?”楊宇清問。

“楊先生果然見多識廣!”李隊點點頭說,“古代皇宮太醫院下設十三科,祝由術就是第十三科。祝由術針對十三類不同的病症有各種對應的治療方法,所以祝由術下麵又分十三個小科。後來,世人就稱祝由術為祝由十三科。”

“祝由術既然有起死回生的效果,為什麼後來廢棄了?”童雨有點疑惑地問。她學醫這麼久,連名字都沒聽過。

“其實,對於祝由術,我隻知道祖傳下來的一些方法,對於它的曆史知道得並不多,隻是聽父輩簡單說了幾句。”李隊說,“楊先生,你見多識廣,幫我解釋一下吧。”

楊宇清點點頭說:“祝由術之所以會被廢棄,一方麵是因為它的方法與醫學原理相悖,另一方麵就是它會使用符文、咒語等等一些常人難以理解和接受的東西,容易讓人把它和道術、巫術聯係起來。”

“念咒語能治病?”彭玨表示懷疑,“這也太扯了吧?”

楊宇清對彭玨笑了笑說:“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根本不會相信這些。就算是古代,能夠接受祝由術的人也不多。新中國成立之後,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的口號一出來,更加沒人信了。所以,現在沒幾個人聽過祝由術也很正常。”

“符文和咒語能治病,這實在太讓人難以接受了。”萬吳說,“在我們的心裏,這就是典型的封建迷信,歪理邪說。”

“祝由術不僅僅是符文和咒語,還有中醫的一些方法和藥方。”楊宇清解釋說,“其實這種治療方法是一切醫術的起源,在《黃帝內經》出來之前的上古時代,就已經出現了。現代人隻注重有形物體之間的相互關係,覺得治病就是吃藥打針,要實實在在能看到藥物才相信是在治病;但是在古代先賢的眼裏,更注重精神和意念方麵的相互影響。所以,我認為,符文和咒語其實是通過意念或者精神層麵在影響人體,以達到治病的效果。”

“這個,有點玄了。”彭玨說,“若不是親眼所見,我還是不相信。”

“祝由術的缺點正好就在這裏。”楊宇清說,“不相信的人就很難達到好的治療效果。這個應該能理解,如果是通過意念和精神層麵進行治療,你不相信就意味著你從心裏排斥它,那麼這種治療就無法進入你的精神層麵,自然就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