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序二 清孤一線串琳琅(1 / 2)

——喻麗清散文印象施戰軍

喻麗清的散文堪稱當代華文中的上品。她的散文集《千山之外》、《青色花》、《牛城隨筆》、《春天的意思》、《流浪的歲月》、《闌幹拍遍》、《無情不似多情苦》、《蝴蝶樹》等所收入的作品,古典的情趣和現代的視域相融相濟,無論從韻味的生發方麵還是從文體的探索角度,都顯出圓潤精湛的藝術魅力,達到了形神兼佳的藝術效果。

清麗與綿厚的愛心

愛心,是散文的永恒母題,在近百年來中國文學史上,女作家的愛心散文像晴夜的繁星閃著不朽的光亮,比如冰心、蕭紅、琦君、張潔、鐵凝等,從博大的世界到近前的親人,表達愛心的話語方式各有特色。喻麗清的愛心呈現在作品中,不同於冰心的普泛,卻有冰心的優雅;不同於蕭紅的淒冷,卻有蕭紅的清孤;不同於琦君的濃稠,卻有琦君的顧惜;不同於張潔的傷婉,卻有張潔的綿厚;不同於鐵凝的單純,卻有鐵凝的稚情。她將親人中的“我”與世界中的“我”整合為一種包容性更強、底色更明晰的愛心的河源,初涉投緣,回想眷戀,感喟之餘回味悠長。在漫長的人生流程中,這種散文給人以目送、推舉和貼心的照料。也就是說,這些清麗的文字是與人不隔膜的透亮的文字,但文字下麵的意味卻是仁和綿厚的,清而不淺,麗而不豔,出入於人生的表裏,蘊藏著人性和生命的愛意。

《會唱歌的葉子》抒敘的是母愛,裏麵轉述的兩個童話故事與現實中母女之情渾然相洽,孩子的眼睛是清麗的,母親的目光則是綿厚的,母愛的奉獻在攬鏡相照的瞬間,有點自慚更有自豪——“我們的”珍藏是母愛與成長共同的財富,清孤的老樹樁奉獻給孩子的,是琳琅滿目的愛,是永遠婉轉的歌。諸如此類的母愛之歌在喻麗清的《春天的意思》裏有細膩的表述。

愛心在喻麗清筆下,不僅僅是“奉獻”式的外向流露,還有許多自審和自憐,它們一樣生動可人,真實感人。比如《稚情》,寫的是一隻玩具小熊的可愛,作者以孩子的心感受到了它的笑意,以成人的鑒別感受到了它的與眾不同,然而成人的世俗思維戰勝了孩子的稚情渴望,小白熊最終失之交臂,後悔莫及的“我”隻能暗自“像孩子似的哭起來”,但又不能“像個孩子似的一會就忘掉了這一回事”。這樣的自惜也是一種赤子般的愛心,愛心是無邊的,它讓大人孩子共同地領悟到“這世界上並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要到手的”,這恰恰是喻麗清愛心散文綿厚的一麵。

愛心使人單純明媚地打量這個世界,但愛心亦使人理解悲哀、煩憂和鄉愁。喻麗清的散文中有許多記述自己的親情之傷、家鄉之戀和祖國之愛的篇章。寫老母的《闌幹拍遍》及《〈闌幹拍遍〉補記》、寫故鄉《餅的懷念》,都感人至深。《中國心》則微涼而深切地表達了自己內心對祖國獨有的精神氣韻的熱愛。愛心決不是口號,因為它是心上的情感,不必招搖,卻像血流淌在身體裏,就如這樣的散文,“上孝”又“下慈”,清麗而綿厚。

活潑又沉實的生趣

活潑而不放肆、沉實而不沉滯,喻麗清的散文有著幽默、典雅的風格,令人感到生活的樂趣和藝術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