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引言:千果巷的美麗傳說(1 / 2)

京杭大運河如一條銀色的巨龍經茅山腳下,由常州城南向東滾滾而流。

運河北岸有條小巷,名千果巷。

巷子南麵是一條繁華的街市,臨水而作,兩層樓的小閣樓沿河比鄰而立,有蔣家布坊、唐家千果坊、客來居客棧、李家鮮果坊、西山果品、茅山果園、陳氏茶肆、胡氏麻糕、吳家豆腐、徐氏蘿卜幹、茅山茶樓、淩記竹坊,桃梅杏李色色俱陳,還有巷尾的臭豆腐坊和街角的蝦餅店。

這是一條聞名江湖的巷子。

巷子有名,不是因為巷子的美麗,也不是因為古老或者特別大,而是因為有一座特別的碼頭。

碼頭叫千果碼頭,並不大,一次可以停靠兩三條小木船,兩邊幾棵碗粗的楊柳迎著春風吐翠,不遠處就是常州城南門,城牆巍峨聳立,確實很美,但也不是出名的原因。

“漁歌飄渺飛簷外,帆影參差玉浪中”的運河景象這裏沒有,龍船鳳舟倒映流水的華美絢麗也沒有。這碼頭上,成串的木船破浪而來滿載的是香飄四溢的水果。

京杭大運河河邊上有大大小小上千個碼頭,基本屬於漕幫,這個碼頭是一個特別的例外,不屬於漕幫,屬於常州唐家。

碼頭是江河邊專供乘客上下、貨物裝卸的,這個碼頭卻是一個例外,隻有販運水果的船才可以靠岸。這條巷子,也很特別,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各色人等步行於街市。街上沒有高聲喧嘩,更沒有血腥暴力。這些都是唐家人的規定。

一百多年了,這裏成了果農商賈的天堂,南來北往販運水果的商賈和果農紛紛而來,也成了江湖上最有名的巷子。

相傳,宋朝末年唐家先祖唐貴仁懷揣夢想,要在運河之邊常州城外建立一個華胥之國,如黃帝時所說“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道,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都無所愛惜,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

唐貴仁跑遍了蘇州府、常州府大小果品莊園,向每一個來常州做水果生意的商賈、小販、果農募集資金,終於建成這個碼頭。

建成那天,唐貴仁向天下人莊嚴承諾:千果碼頭隻能停靠運輸水果的船隻。千果巷是天下果農的華胥國,無論是誰,隻要一心向善,絕不從惡,都可以在這裏過上安逸的生活。唐家人祖祖輩輩將用生命和鮮血來捍衛這裏的安寧。

在元明江湖動蕩的年代,這條巷子就像江湖茫茫沙漠中的一片綠洲,許多江湖人士在這裏過上幽靜安逸的生活。

千果巷也成了果農商賈的天堂,水果的王國,南海北最新鮮最香甜的各色水果這裏應有盡有。

江湖上流傳一詩:“茫茫江湖道,一隱一退難。魑魅侵幽靜,千果殺魍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