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 / 3)

秦子瑛

他靜靜地躺在那裏。

他的臉上還殘餘著焦急的表情。

我無法想象他是怎樣掙脫了十餘名高手的包圍。

他是皇族中武功最好的人,可是我知道,他並不喜歡殺戮。

比起刀光劍影,他其實更喜歡碧雲藍天,溫馨的閑適的。

我還記得我們一起坐在草地上。那天天空特別清朗,陽光明亮得讓人感到奢侈。他抬起臉對我說:“四哥,我們的生活要是簡單得像藍天,明亮得像陽光,那該多麼好。”

那年我才十八歲,他才八歲。我對生活還有著一種類似於莽撞的期望。我對他說,會的,一定會的。我們將來會生活得快樂而簡單,我們每天都可以一起坐在這裏看天空。到我們很老很老的時候,我們坐在這裏,對我們的孫子將我們年輕時的故事。”

他抬起頭看著我,我看到他眼中一閃而過的光。我隱隱感到其中的憂傷,令人心痛的,不像是一個八歲的孩子應有的目光。

現在想起來,其實子瑗比我更早地體會到了生活的殘酷。

我第一次見到他時,他也是這樣靜靜地躺著。他是一個不愛哭的孩子,繈褓之中他就是一個不愛哭的孩子。他睜著清亮的眼睛,靜靜地打量著這個陌生的世界。他長得非常好看,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嬰兒。我看著他,心知他會成為整個皇族中最英俊的男子。我抱起他。他靜靜地看著我,用手撫摸我的臉,那一刹那我幾乎要落淚。

我跪下來求父皇,求父皇將他留下來。我說他會成為一個優秀的皇子。父皇冷冷地看著我,他說他不想養這個孩子。

我說那我來養,一切費用從我的那一份裏扣。

父皇看著我,他說:“你也隻是一個孩子。”

“可我會長大,子瑗也會長大,我發誓我們都會成為父皇的驕傲。”

父皇那日的眼神很複雜:“你可以留下他,子瑛,但我想終有一天你會後悔。”

是的,父皇的話沒有錯。我現在已悔之莫及。如果當日聽憑父皇將他送出宮,也許他以過一個普通人平凡卻是安逸的生活?

我留下了他,可我給了他什麼?

子瑗不記得他的母親,整個宮廷似乎都已遺忘了他的母親。

可是我記得。

我記得那個美麗優雅得驚人的女子,我記得她在我麵前蹲下身來,問我:“你是叫子瑛嗎?”

我記得她微笑時眼中映出太陽的光芒,我毫不奇怪父皇為什麼會對她如此夢縈魂牽。

她非常喜歡我,也許上天曾告訴過她我和她的兒子會有一生解不開的情緣。

她會對我微笑,拉著我的手,給我唱好聽的歌。

她對我的母後說:“姐姐,我覺得子瑛是皇子中最值得疼愛的一個,他善良,重感情,我希望我有一個像他一樣的孩子。”

可她更多時間是鬱鬱不樂的。這個三千寵愛集於一身的女子,常常憂鬱地望著天空,像一尊雕像一般,凝固在夕陽的光輝中。

謎一般夢一般的女子。我聽見父皇叫她如夢,她的名字像她一樣美。

我最後一次見她時,她生下子瑗才幾天。她坐在池邊,虛弱憔悴,滿麵淚痕。我問她,弟弟漂亮嗎?她說漂亮,很漂亮。我問那您為什麼哭。她說,因為我不知道誰會去保護他。

我說我會。她搖搖頭:“子瑛,你太過善良。善良的人常常是無力的。”

“那我就不再善良。”我輕輕抓住她的胳膊,“您別哭,我就要長大了。”

她忽然抱住我,哭得像風中的樹葉般顫抖。她說:“別長大,孩子,別長大。我多麼希望你們都別長大,別長大……

“長大以後,會發現一切的夢都是破碎的,一切都是破碎的……”

我再也沒有見過她。

沒有人告訴我她去了哪裏。

第二天,我隻看到父皇陰沉的臉,他下令將子瑗逐出宮去。

直到多年以後,我才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在我見到她的那天晚上,她帶著所有破碎的夢沉入了池底。她穿著入宮時的衣服,脖子上戴著一塊玉,很普通很普通的玉。

她沒有帶宮裏的一件東西。

父皇震怒了。他命令將這個女子埋到荒野,不賜棺不立碑沒有任何封號。

父皇下了禁口令,知道此事的人沒有一個人敢說出口。

她就這樣消失,如水汽一般,沒留下任何痕跡。

其實她並沒有犯太大的錯,她隻是愛上一個人,一個與她青梅竹馬,誓約白首的人。

她的不幸隻是父皇愛上她。

五年,父皇為她努力了五年,終於失去了耐心。

而她得到了愛人的死訊,也失去了強顏歡笑的理由。

“你為什麼要瞞著我?你瞞了我整整一年!我如果早一些知道,我決不會為你生下這個孩子!我決不會為你這樣的人生孩子!”

她跑了出去。等她回到殿中的時候父皇還在等她。他說:“我可以封子瑗為太子,我可以立你為後,讓你成為天下最尊貴的女人。他已經死了,忘記他吧。”

她俯身看著搖籃中的子瑗,輕輕歎了口氣:“可憐的孩子。”

然後她說:“沒有理由了。”

父皇沒有聽懂她的話。

直到第二天早上他看到她冰冷的屍體。

幾十年,我曾多少次帶子瑗來到我最後一次遇到她的池邊,懷念那個如夢一般美麗的女子。我不知道麵前這靜靜的池水中埋葬的絕望,直到我成為一個君王。

這一切的故事是一個宮女告訴我們的。

當年數名宮女太監一天之間變成了啞巴,也有的一夜之間暴病而亡。她的存活是一個僥幸:她的右手在進宮不久時受傷,令她好幾年沒能拿筆。沒有人知道她會寫字。

為了生存,她這幾十年再也沒有碰過她曾深愛過的書本和紙筆。

我不知道子瑗是怎樣找到她並說服她的。

她用手指蘸著茶水,在桌上一字字地寫著。字不斷地出現和消失,就像這被禁忌了的真相。

子瑗隻是靜靜地看著母親的故事在桌麵上漸漸隱去。

他一句話也沒有說,一滴淚也沒有流。

父皇留下了子瑗。

按照秦氏王朝的宮規,皇子不能在宮中長大,所以父皇為子瑗建了一座小小的府邸。

我到子瑗府裏去看他,卻發現還是嬰兒的他被扔在床上,一個人,沒有仆從的照料。

我不知道,如果我沒有來這裏,父皇會不會就這樣任由他餓死在府中。

他沒有哭,隻是睜著明亮的眼睛委屈地看著這個世界,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總是被丟棄。

他看到我,竟仿佛熟識一般,向我伸出手來,咿咿呀呀地叫。

我將他抱在懷裏,心中忽然掠過莫名的疼痛。

我將他帶回了府中。我對父皇說,讓我來養他,我不希望他受苦。

父皇冷冷地笑:“他不可能不受苦,他是有罪的人。”

子瑗是整個皇族最漂亮最聰明的孩子。可這些似乎未能給他的生活帶來一絲陽光。

他是一個沒有母親的人。他的母親生不見人,死不見封號。

他沒有任何可以倚靠的親屬,也沒有任何擁護他的勢力。

他也沒有得到父皇哪怕一絲的眷顧。

他除了一個皇子的身份之外,一無所有。

他生活在兄弟們的冷漠與傷害中,在眾人輕視的目光下,靜靜地,默默地長大。

他自從懂事後就再未曾哭過,每次被人欺負時,他總是用無辜的眼神看著前方,不知所措。

我竭盡所能地去保護他,可我沒有能力為他擋去這樣的狂風暴雨。

教我們的先生總是拿子瑗出氣。

他是一個沒有危險的皇子,不必有所顧慮。

殺雞儆猴,子瑗不幸地充當了雞的角色。

在他還很小,小到應該被無限度地寬容的年齡時,他就常被關在黑屋子裏。

我的哀求從未打動過先生。

我站在屋外,拍著門向屋裏說話。

我說:“子瑗,我是四哥,我就在外麵,你不要害怕。”

子瑗安靜地呆在屋裏。我隔著門給他講故事,教他背我喜歡的詩詞。他用稚嫩的聲音重複著。他沒有哭,他在這麼年幼的時候就學會了忍受。也許他還未出生前就已學會了忍受,這是他的母親留給他的禮物,她希望他能生存。

我說,子瑗,把手放在門上,四哥的手也放在門上,四哥在握著你的手。

我隔著門似乎能感到他的手冰冷的溫度,我想哭,想為他顛覆這個世界,隻要他不要再遭受這樣的風雨。

我竭盡所能地嗬護他,擋在他前麵,這成為我和眾兄弟一次次爭執的起點。

“子瑛,”大哥陰鬱地看著我:“你真的要為了這個小孩和我們決裂嗎?難道我們十幾年的兄弟之情還比不上這個幾歲的小不點嗎?”

“他是一個不祥的人,子瑛。”三哥搖著他的折扇,“他會帶來不幸……”

我驚惶地搖頭,抱緊子瑗:“他是我們的弟弟。他和你們不同,他隻有我,我不能丟下他……”

我永遠忘不了那個夏天,那年子瑗才八歲。

那天太陽像火一樣炙烤著大地,曬得地麵似乎要裂開。

子瑗跪在院子中央,好像要融化。

我的腦海中深深地印刻著那天的情景。我記得那種心痛的感覺,血脈凝滯不動的痛。太陽很熱,可我真的感到冷。

我與先生爭執起來,我已無法顧及師尊的禮儀,我隻是想著那明晃晃的日光,想著在日光下的子瑗。

我們鬧到了父皇那裏。可父皇麵對著激動的我,隻是淡淡地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子瑛,你太過小題大做了。”

“他還隻是一個孩子!”我不顧一切地跳起來。

“是你讓他留下來的,子瑛。”父皇漠然地看著我,“你讓他做了皇子,那麼這些他應該承受。”

子瑗在酷烈的陽光下暈了過去。

我抱著他,呼喚他。他緩緩地睜開眼睛,目光黯然地掠過四周:“四哥,好熱啊,這裏要是有棵樹該多好啊。”

我抱著他,淚水不可抑製地落下來,我說:“四哥會努力。我會讓自己成為一棵大樹,為你擋去所有風雨,直到你也成為一棵大樹。

“你會成為一棵參天大樹,你會讓所有的人仰望你如仰望一個神。

“我們要努力使自己變得很強,因為沒有人幫助我們,我們隻有自己……”

我加倍地努力,我想成為皇子中的佼佼者,我要做子瑗的大樹。

他一直住在我的府中,父皇曾讓他搬回去,他不肯,我也不放他走。

子瑗對武術似乎有一種天賦,我於是為他遍請天下名師。

我不再驚惶。我決然地擋在子瑗麵前:“誰想要為難子瑗,請先過了我這一關,我要保護他,不惜一切。”

子瑗在麵對傷害時,亦不再有不知所措的表情,他沉默地隱忍地看著天空,沒有一句爭辯。

陰冷的環境並沒有讓子瑗成為一個陰鬱的孩子,他漸漸地露出陽光般的微笑,就像他的母親一樣的,讓天地都亮起來的笑容。

每當看到他的笑容,我就會有一種由心底升起的快樂。一切都是值得的,我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覺得自己強大起來,我可以為子瑗擋去越來越多的風雨。

我要領他走出來,我要讓他看到陽光。

我與父皇爭論了多次,終於讓子瑗進了兵部。

我領他熟悉一些為人正直待人親切的老臣,為他講述每位將軍的故事。

我要讓他成為參天大樹,我毫不懷疑他會成為我的驕傲。

子瑗從一個漂亮的孩子逐漸成為一個英俊得讓所有皇子羞愧的男子。

終於有一天,他擋在我麵前:“誰想為難四哥,須先過了我這一關。”

他長成了參天大樹,比我還要高大的樹,為我擋去風雨。

他領兵出征,戰無不勝,他成了皇族的傳奇。

他是士兵們心目中的神。

可很少有人知道子瑗是怎樣得到士兵們的摯愛與忠誠。

這個戰無不勝的將軍,戰鬥時卻極少考慮勝利。他所想的,是最少的傷亡,與最久的和平。

他肯為少犧牲十個士兵而一夜不眠反複修改對策。

“不求勝”,沒有人相信,所有傳奇戰役的背後,竟隻是這樣簡單的三個字。

即使戰功赫赫,他依然不肯重建自己的府邸。他住在我的府裏,像太陽一樣讓整個府中都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