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一個人在希望、詫異、懷疑、疑惑、驚奇、否定、快樂、傲慢錯愕、不了解、無知、憤怒和恐懼時,也會以皺眉的形式表現出來。所以,我們隻有回頭去看它的原因,才會確實了解皺眉的實際意義。
一個在皺眉時表現出憂慮的人,他本心應該是想逃離他目前的境地,但現實原因卻不允許他這麼做。
一個在皺眉時卻大笑或狂笑的人,他在內心實際上卻有著輕微的驚訝。
3眉毛一降一揚,表現嚴重的煩惱和憂鬱,或者是疼痛
眉毛一道降低、一道上揚的人,他的內心世界應該是介於揚眉與低眉之間,半邊臉顯得激越,半邊臉顯得恐懼。尾毛斜挑的人,心情通常處於懷疑狀態,揚起的那道眉毛就像對目前的問題提出了自己不清楚的問號。
眉毛打結。指眉毛同時上揚及相互趨近,和眉毛斜挑如出一轍所表達的感情相一致。
當一個人有嚴重的煩惱和憂鬱時,或者有慢性疼痛的患者,他們都會有這種表現。急性的劇痛產生的是低眉而麵孔扭曲的反應,較和緩的慢性疼痛才產生眉毛打結的現象。
有時,眉毛的外側端會比內側端低,從而形成誇張的吊眉型表情,而一個內心平靜或高揚的人,他一般很難有這種表情。眉毛先上揚,然後在幾分之一秒的瞬間內又下降,這種向上閃動的短捷動作,是看到其他人出現時的友善表示。它通常會伴著揚頭和微笑,但也可能自行發生。當人們在對話時,一個人為了加強語氣,或者強調某一個字時,他也會出現眉毛閃動的情況。當他說話時,他的眉毛就會揚起並瞬即落下,似乎在向人們一再說明“我說的這些都是很驚人的”,從而讓你也有驚訝之同感。
人們在見麵時,在說“哈羅”的同時,有時也會眉毛閃動,而非常高興時候會以連續閃動,表現出“哈羅!哈羅!哈羅!”的意思。如果前者是說“看到你我真高興”,後者則是表達自己實在太高興之意。
4聳眉,一種抱怨的感情表達方式
這種眉毛變化,一般在人們的談話中比較常見。熱烈的談話中,差不多都會重複做一些小動作以強調他所說的話,大多數人講到要點時,會不斷聳起眉毛,習慣性的抱怨者在說話時經常會有這種表現。
眉毛的形狀千變萬化,心理學家總結到,有許多種眉毛的不同變化,可以表示不同心理變化。
(l)非常欣喜或特別驚訝時,人們一般表現出雙眉上揚。
(2)不理解、有疑問時,人們一般表現出單眉上揚。
(3)陷入困難的境地,要麼是拒絕、不讚成時,表現出皺起眉頭。
(4)心情十分好,內心讚同或對對方表示親切時,人們一般表現出眉毛迅速上下活動。
(5)表明極端憤怒或異常氣惱,人們一般表現出眉毛倒豎、眉角不拉。
(6)“難以置信”時,人們一般表現出眉毛完全抬高。
(7)表明自己“大吃一驚”時,人們一般表現出眉毛半抬高。
(8)表明自己“不作評論”,他會表現出眉毛正常。
(9)表明自己“大惑不解”時,他的眉毛半放低。
(10)表明自己“怒不可遏”時,他的眉毛全部降下。
(11)表明自己內心憂慮或猶豫不定時,他的眉頭緊鎖。
(12)表明自己喜形於色時,他的眉梢上揚。
(13)表明此人心情坦然、愉快時,他的眉心舒展。
心理學家指出,眉毛可有10多種動態,分別表示不同心態。
四、男人的複雜眼神
我們常說眉目傳情,可以從眼睛觀察出一個人真正的心性。
眼神與男人的心性
舉例來說,20年前演戲的壞人就是一副典型的壞胚子模樣,一出場馬上惹人嫌;好人則一臉無辜,純真無邪,根本用不著介紹。一些製作用心的電影加上演員的精湛演技,不用刻意化妝,這個人的好壞善惡從眼神中就表露無遺。
記得曾看過一篇文章說到,美國“天才老爹”這部影片之所以會成功,實在是老爹——比爾·寇斯比戲演得好,從眼神就可看出他是一位慈父、好友、好醫生、好丈夫。
一些恐怖片中,若劇中人物心性邪惡,從眼神中也感覺得出來。所以要想演員的演技如果希望能夠出神入化,演什麼像什麼,就必須透過眼神,表現出其扮演角色的意念與行為。同樣,在日常生活中,若能經常對他人表示關懷,付出愛心,以善意對人或事,在長期的培養之下,自然就會流露出關愛的眼神。如果一天到晚存心算計他人,嫉妒怨恨,眼神必會常露凶光,令人害怕。
一個人最容易被他人看穿的也是流露出的眼神,在心理學中講的心靈透視,就是常常從眼神裏探究出一個人的心性、成就高低等。如果一個人的眼睛長得細長,黑白分明,看上去很深邃,有光彩,即所謂“黑光如漆,照暉明朗,瞳子端定,光彩射人”,則反映出這個人比較聰明,有智慧,因為眼睛透出了一股靈氣。反之,如果一個人兩眼淺短,眼神昏濁呆滯樣,表明其人無才華,反應比較愚鈍。眼球轉動較快的人,反應較快,反之則相反。眼睛最忌“四露”,即露光、露神、露威、露煞。所以眼神是透視人的品格和個性以及聰明才智等特性時須特別注意的部分。例如從大商家或高層政治人物的眼神中,可以看到自信、肯定及權威,他們的眼神與普通人的眼神一定有所差異。這點筆墨難以形容,希望讀者多把握機會,留意觀察,從日常生活中多體驗比較,就不難發現其中奧妙。師父領進門,修行就看個人了。
由於眼神是行為語言的最富個性特征的表現,因此人們才把眼睛比喻為“心靈的窗戶”。
孟子曾有過對眼睛的論述,他說:“胸中正則眸子明焉,胸中不正則眸子暗焉。眸子不能掩其惡也,善惡在目中偏。善者正視,眼清、睛定;惡則斜視、不定、神濁”。因此古人把眼睛稱為“監察官”。
從以下眼神,更可以察人心跡:
(1)“名門正派君子”眼神
目光平視(正視)、眼光不浮不露者,不做作,舉止行為不卑不亢。
(2)“獨孤求敗”眼神
目光上視、浮光逼人者,通常心高氣傲,帶有驕氣。
(3)“智慧有心計”眼神
目光下視者,城府很深。對於這類人談話的虛實,必須加以考量。
講話時眼神不定的人,最好防備他會有一些驚人的突發之舉。如果商家內部需要誠實、可靠、忠實度高的人,選擇這種人絕對是下下策,尤其是要招聘財務管理人員時,萬萬用不得也!否則一切嚴重後果,麻煩閣下自行負責吧!
(4)“東躲西藏”眼神
講話時經常逃避對方眼神者,對其說話的誠懇度、真實性,不妨打個折扣再說。
(5)“聰明人”眼神
眼珠黑白分明,眼神富靈氣而活潑者,各方麵的反應一定相當敏銳,吸收及學習能力強,一副一目十行的樣子,也就是所謂“聰明人”。
眼神所泄露的心底秘密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它會毫不掩飾地表現出你的性格、學識、情操、趣味和品性。
心胸坦蕩、為人正直者,其目光明澈、坦誠。心胸狹窄、為人虛偽者,眼神狡黠、陰晦。目光執著的人,誌懷高遠;眼神浮動者,為人輕薄。眼神內斂,表明自私;目光暴露,表明貪婪。自信者,眼神堅毅、深邃;自卑者,眼神晦暗、迷離。
使用眼睛的不同方式,還會泄露一些個人不同的心底秘密。
(1)一直盯著對方的眼睛,心中定是另有隱情。
(2)在談話中注視對方,表示其說話內容為自己所強調,希望聽者能及時作出回應。
(3)初次見麵先移開視線者,多想處於優勢地位,爭強好勝。
(4)被對方注視時,便立即移開目光者,是一種自卑的表現。
(5)看異性一眼後,便故意轉移目光者,表示對對方有著強烈的興趣。
(6)喜歡斜眼看對方者,表示對對方懷有興趣,卻又不想讓對方識破。
(7)抬眼看人時,表示對對方懷有尊敬和信賴之心。
(8)俯視對方者,欲表現出對對方的一種威嚴。
(9)視線不集中於對方,目光轉移迅速者,這種人性格內向。
(10)視線左右晃動不停,表示他正在冥思苦想。
(11)視界大幅度擴大,視線方向劇烈變化時,表現此人心中不安或有害怕心理。
(12)在談話時,如果目光突然向下,表示此人已轉入沉思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