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006允太醫(1 / 2)

當方宜黃舉起大刀時,方家人都捏了一把汗。

方宜黃的個性他們是最清楚的,為了正義,他可是六親不認的人。尤其是方正溫,他比其他人更了解方宜黃。因為在他四歲時,父親懷疑他拿人東西,用繩子差點把他給勒死。今晚,當著姚家人的麵,方宜黃更是不能饒恕方正良了。所以,在方宜黃手中大刀舉起時,方正溫閉上了眼睛。

在眾人之中,有一個人神情很是悠閑。此人他姓允,是跟隨方宜黃逃難到此的太醫,也就是之前幫姚德壽老婆接生的那個人。允太醫之所以氣定悠閑,是因為他看出了其中的貓膩。不過,他並急於揭穿,他要讓故事發展的高峰時,他才出麵,這樣才能顯露出他的能耐。

在很多故事中,主角都是生命瀕危時才喊刀下留人。讀者看多了,以為這是作者或是編劇故意設置的老梗。其他作者怎麼想我不知道,但此刻,允太醫之所以在千鈞一發之際站出來,確實是有他本人自身的考慮,並不是作者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有時候,作者是被劇情牽著鼻子走。

允太醫的聲音並不洪亮,但所有人都聽到了。因為在方宜黃舉起大刀時,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盼望著或者是驚恐地等待著慘劇的發生。所以,當時的場麵極其安靜,靜的方宜黃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甚至還能聽到方正良的恐懼之心“噗通噗通”跳動之聲。

對於允太醫的露麵,姚德壽很不高興。他板著臉,用手指著允太醫,問:“你是什麼人?”

允太醫笑了笑,說:“姚先生,幾年沒見,你竟把我給忘了,真是貴人多忘事啊。”

聽了允太醫的話,姚德壽拿手拍了下腦袋,恍悟道:“哎呀,原來閣下是我家內人的救命恩人,姚某眼拙,沒能認出,還望太醫見諒。”

“好說,好說。”允太醫捋了把胡須,說:“昏天暗地,姚先生不認識允某也是常情。”

“當年太醫救活我家內子,姚某萬分感謝。如果太醫不棄,等今晚事情處理了,明日請太醫到我家一聚,可好?”姚德壽說。

“姚先生客氣了。允某出麵,並不是要姚先生答謝當年的恩情。”允太醫頓了頓,說,“今晚之事,方姚兩家興師動眾,大動幹戈,看似事情很是嚴重。可依我看,這件事情就是兩個小孩之間的爭吵而已。兩家往日也並無恩怨,如果這件事情能圓滿解決,對兩家來說,都是好事。”

“太醫這話姚某不敢苟同。”姚德壽說,“事情起因雖小,可後果極其嚴重。太醫也看到了,我兒子都死了,如果不能讓方宜黃的兒子償命,這事沒法解決。”

“即便殺了方宜黃的兒子,你兒子也不能複活了。”允太醫說。

“我不管,殺人償命,天經地義。我兒子是方正良殺死的,方正良必須給我兒子償命。”姚德壽堅持說道。

“好,很好。”允太醫捋了捋胡須,說,“姚先生說殺人償命,這個觀點我非常認同。可話又說回來,如果你家公子沒死,方正良也就不必死了,對嗎?”

姚德壽眼睛一亮,問:“太醫,你能把我兒子救活?”

允太醫冷笑道:“允某人這個太醫的稱呼不是白給的。對於你兒子的病,允某雖沒有十成的把握,但至少也有九成九。”

“好。允太醫,如果你能把我兒子救活。我就饒方正良不死。”姚德壽道。

“冤家宜解不宜結。姚先生深明大義,允某很是佩服。”

允太醫說話間來到擔架旁。其實,允太醫早就知道姚雄沒死。在方宜黃同姚德壽談話時,允太醫就已經看到姚雄的額頭有一個包,繼而,他想到定是方正良的彈弓打中了姚雄的額頭。允太醫行醫多年,對人身體的七經八脈甚是了解。他知道額頭處並沒有置人於死的穴道,所以,方正良一彈弓是不能把姚雄給打死。而姚雄之所以躺在擔架上不動,最充足的理由就是他炸死,以此來威脅方家。

允太醫從懷裏拿出一根銀針,在姚雄的臉上比劃兩下,朗聲說:“據我多年的行醫經驗,令公子是被方正良打中了額頭的聚**,聚**是人體的一處氣穴,擊中後會自動關閉氣門,使人暫時沒有了呼吸和心跳。要想打開此穴,必須用銀針直插太陽穴。當然,銀針插入太陽穴後會使人全身酸癢,猶如萬蟻噬體。所以,等一會,姚公子蘇醒後會很難受,這點我要事先告知姚先生。”

“允太醫不必多想。你隻要能救活我兒子,用什麼辦法都行。”姚德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