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扶蘇沒有想到的是,金兀術居然還攜帶了兩個附屬人物,第一人是其曆史上的麾下大將韓常,武力97,統帥94,智力79,政治70;

韓常字元吉,燕山人,1122年,宋宣和四年,遼保大二年,金天輔六年,父慶和,在遼為統軍,太祖入燕,常隨父降,俱授千戶。

天輔六年,十二月,上伐燕京。宗望率兵七千先之,迪古乃出得勝口,銀術哥出居庸關,婁室為左翼,婆盧火為右翼,取居庸關。丁亥,次媯州。戊子,次居庸關。庚寅,遼統軍都監高六等來送款。上至燕京,入自南門,使銀術哥、婁室陣於城上,乃次於城南。遼知樞密院左企弓、虞仲文,樞密使曹勇義,副使張彥忠,參知政事康公弼,僉書劉彥宗奉表降。辛卯,遼百官詣軍門叩頭請罪,詔一切釋之。

天會中,伐宋,從宗翰下河東、河北諸郡縣,後出知慶源府。

1129年宋建炎三年,金天會七年。時金下令禁穿漢服,並剃發,不如式者死。慶源有小民不如式,韓常殺之。

九月,韓常隨宗弼南伐宋朝。常善射,以挽強見稱,射必入鐵。兀術渡江,常為先鋒。

《金史》卷三《太宗紀》:五月乙卯,拔離速等襲宋主於揚州。九月庚午,宗弼敗宋兵於睢陽。辛未,降其城。是月,曹州降。十月丙子朔,京兆府降。丁醜,鞏州降。丁酉,阿裏、當海、大旲破敵於壽春。己亥,安撫使馬世元以城降。甲辰,廬州降。十一月庚戌,徙曷蘇館都統司治寧州。丙辰,宗弼取和州。壬戌,宗弼渡江,敗宋副元帥杜充軍於江寧。丁卯,守臣陳邦光以城降。

宋主自揚州奔於江南,宗弼等分道伐之。進兵歸德,城中有自西門北門出者,當海複敗之。乃絕隍築道,列炮隍上,將攻之。城中人懼,遂降。先遣阿裏、蒲盧渾至壽春,宗弼軍繼之。宋安撫使馬世元率官屬出降。進降廬州,再降巢縣王善軍。當海等破酈瓊萬餘眾於和州,遂自和州渡江。將至江寧西二十裏,宋杜充率步騎六萬來拒戰,鶻盧補、當海、迪虎、大旲合擊破之。宋陳邦光以江寧府降。留長安奴、斡裏也守江寧。使阿魯補、斡裏也別將兵徇地,下太平州、濠州及句容、溧陽等縣,溯江而西,屢敗張永等兵,杜充遂降。宗弼自江寧取廣德軍路,追襲宋主於越州。至湖州,取之。先使阿裏、蒲盧渾趨杭州,具舟於錢塘江。宗弼至杭州,官守巨室皆逃去,遂攻杭州,取之。

宋主聞杭州不守,遂自越奔明州。宗弼留杭州,使阿裏、蒲盧渾以精兵四千襲之。訛魯補、術列速降越州。大抃破宋周汪軍,阿裏、蒲魯渾破宋兵三千,遂渡曹娥江。去明州二十五裏,大破宋兵,追至其城下。城中出兵,戰失利,宋主走入於海。宗弼中分麾下兵,會攻明州,克之。阿裏、蒲盧渾泛海至昌國縣,執宋明州守趙伯諤,伯諤言:“宋主奔溫州,將自溫州趨福州矣。”遂行海追三百餘裏,不及,阿裏、蒲盧渾乃還。

1130年宋建炎四年,金天會八年。正月,宋高宗逃往溫州,宗弼使韓常徑趨衢、信二州,作包抄之計,不果。二月,韓常隨宗弼北還,三月,宋將韓世忠邀擊宗弼軍於鎮江,金軍大敗,四月,韓常隨宗弼退往建康府,被韓世忠軍圍困黃天蕩。宗弼使韓常擊韓世忠江上舟船,多敗沒,韓常見宗弼伏地請死,宗弼貸之。

二十五日,丙申,韓世忠與兀術再戰於江中,為兀術所敗。孫世詢、嚴永吉皆戰死。金人在建康,韓世忠以海船挖於江中,乘風使篷,往來如飛。兀術謂韓常曰:“使船如使馬何以破之。”韓常曰:“雖然見常,軍則自遁矣。”兀術令常以舟師犯之,多沒,常見兀術伏地請死,兀術貸之。

宗弼敗韓世忠渡江,屯六合,論功,韓常仍升為萬戶都統。

六月,韓常隨宗弼北上。七月韓常討河北諸堡寨,破故宋義兵。還屯河中府。

九月,韓常隨宗弼等與宋將張浚戰於富平,宗弼陷重圍中,韓常流矢中目,怒拔去其矢,血淋漓,以土塞創,躍馬奮呼搏戰,遂解圍,與宗弼俱出。遂以此受知於宗弼。

十二月,韓常從宗輔攻取熙河路,為前軍,取保川城,破宋熙河路副總管軍三萬,獲馬千餘,拔安西等二寨,熙州降。分遣左翼都統阿盧補、右翼都統守弼招撫城邑之未下者,遂得鞏、洮、河、樂、西寧、蘭、廓、積石等州,定遠、和政、甘峪、寧洮、安隴等城寨及鎮堡蕃漢營部四十餘,於是涇原、熙河兩路皆平。

後與宗弼經略陝西,韓常有戰必隨。

1139年,金天眷二年,宋紹興九年,宗弼還燕京,以韓常守浚州。

1140年,金天眷三年,宋紹興十年五月,金熙宗下詔伐宋,以宗弼為都元帥由黎陽趨汴梁,完顏杲為右監軍,由河中趨陝西,,韓常會宗弼等與汴梁。

《金史》卷六十八《阿魯補傳》:宗弼複河南,阿魯補先濟河,撫定諸郡,再為歸德尹、河南路都統。宋兵來取河南地,宗弼召阿魯補,與許州韓常、潁州大旲、陳州赤盞暉、皆會於汴,阿魯補以敵在近,獨不赴。而宋將嶽飛、劉光世等,果乘間襲取許潁三州,旁郡皆響應。其兵犯歸德者,阿魯補連擊敗之,複取亳、宿等州,河南平,阿魯補功最。

六月,韓常從宗弼等攻宋順昌,為宋東京副留守劉錡所敗。韓常退守潁昌府。

《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一引楊汝翼《順昌破賊戰勝錄》:二十五日金賊遊騎數十。已涉潁河。出沒城下。遇太尉伏民,生擒銀牌幹戶阿赫殺、阿魯等。通說:“韓將軍先遣來城下,探城中事宜,及有探報,韓將軍、翟將軍兩頭領在白沙龍渦一帶下寨。”寨去城約三十裏。太尉夜遣千餘人擊之,至二十六日早,複與賊戰,遂殺傷千百人,辰巳間入城,太尉於北門犒勞,即具捷奏以聞。二十七日,金賊馳報龍虎大王及三路都統,偕自陳州來,增益兵馬至。二十九日合韓、翟二將軍一帶逼城,自北之西,自西之南,自南之東,人馬約三萬餘騎。太尉西門出軍,仍激勵在城士卒,內外協應,午巳之間賊,臨城施設,而柳知軍適在東門,為敵箭中左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