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1章 第一二?柣?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2 / 2)

孫皓大喜按計行,杜預引兵取江陵。周旨率眾過江去,夜襲新鄉又前行。

巴山方才埋伏定,吳兵三路把敵迎。伍延領兵出陸路,陸景兵來大江中。

孫歆先鋒船先到,正遇晉軍把兵交。杜預兵敗歆追趕,誤中埋伏奪路逃。

周旨領兵混在內,先入江陵奪其巢。城上放火孫歆到,周旨殺出將首梟。

陸景船上望南岸,巴山飄出旗一麵。杜預在此心驚恐,岸邊上馬忙逃竄。

晉將張尚緊追來,刀斬陸景成兩斷。武延棄城被活捉,杜預下令將其斬。

預得江陵進武昌,軍威大震向前方。聚眾商議取建業,乘勢而進莫仿徨。

王濬樓船順流下,鐵索截江有何妨?大炬猛燒鐵索斷!二路進兵無阻擋。

張悌東吳做丞相,命令沈瑩諸葛靚。迎戰晉兵二人愁,大事去矣鬥誌喪。

悌曰已知吳將亡,國難當前無降將!遂與沈瑩往迎敵,雙雙戰死堪悲壯。

司馬炎,誌躊躇,得知晉兵取牛渚。賈允上奏教撤退,張華卻勸把兵出。

忽報杜預馳表到,請求進兵信心足。晉主大喜命王濬,水陸並進吞東吳。

晉兵欲到孫皓慌,吳人不戰皆投降。群臣爭把岑昏怨,其比黃皓至蜀亡。

齊入後宮揮刀劍,碎割岑昏請戰忙。大船破敵陶濬奏,水兵下江遇不祥。

行軍忽起西北風,吳兵旗幟倒船中。未及下船兵四散,張象等人獨逞能。

王濬不嫌風浪緊,引兵直取石頭城。張象請降王濬喜,命為前部去立功。

象回本船向前進,石頭城下叫開門。晉兵入城殺聲震,皓欲自刎急二人。

胡衝薛瑩出主意,若效劉禪命保存。孫皓無奈率文武,輿櫬自縛降晉軍。

西晉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東吳自此歸大晉,王濬得勝喜不禁。建平太守叫吳彥,聞知吳亡亦歸順。

晉主舉杯哭楊祜,未見今日朕傷心!孫秀大哭恨孫皓,痛失基業此何人!

王濬班師回洛京,皓見晉帝受歡迎。允問孫皓南方事,鑿目剝麵是何刑?

皓曰吾恨有奸佞,人臣弑君豈能容!賈允聞言帶愧色,帝封歸命皓不驚。

漢皇劉禪度殘生,曹奐孫皓亦善終。合久必分天下勢,分久必合止刀兵。

英雄曆曆在眼底,津津樂道各有名。三分歸晉成一統,後人感歎作古風。

高祖提劍入鹹陽,炎炎紅日升扶桑。光武中興成大統,金烏飛上天中央。

哀哉獻帝紹海宇,紅輪西墜鹹池傍。何進無謀中貴亂,涼州董卓居廟堂。

王允定計誅逆黨,李傕郭汜興刀槍。四方盜賊如蟻聚,六合奸雄皆鷹揚。

孫堅孫策起江左,袁紹袁術興河梁。劉焉父子據巴蜀,劉表軍旅屯荊襄。

張燕張魯霸南鄭,馬騰韓遂守西涼。陶謙張繡公孫瓚,各逞雄才占一方。

曹操專權居相府,牢籠英俊用文武。威挾天子令諸侯,總領貔貅鎮中土。

樓桑玄德本皇孫,義結關張願扶主。東西奔走恨無家,將寡兵微作羈旅。

南陽三顧情何深,臥龍一見分寰宇。先取荊州後取川,霸業圖王在天府。

嗚呼三載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孔明六出祁山前,願以隻手將天補。

何期曆數到此終,長星半夜落山塢。薑維獨憑氣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勞。

鍾會鄧艾分兵進,漢室江山盡屬曹。丕睿芳髦才及奐,司馬又將天下交。

受禪台前雲霧起,石頭城下無波濤。陳留歸命與安樂,王侯公爵從根苗。

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吊空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