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說書少年(1 / 2)

洪武四年,大明建國不過幾年,你迎我往、貶升之間朝堂爭鬥好不凶惡。然而在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卻是又處處透露著沒有一絲驚奇的平凡。

金陵,三山街。雖已經過了早間最繁雜的時段,但沿街小販費力叫賣,人來人往的盡顯它這屬於帝都的無盡繁華。

街頭小販林立,臨靠秦淮河的緣故,在這處胭脂水粉之地,搔首弄姿、靚麗身影的女人自然是少不了的。而這女人多了,男人自然也是紛紛踏之而來。

人多了,這三山街除了是賣最多的胭脂水粉外,還有小販賣著各種吃食、與裁剪男女衣物的鋪子,甚至在這街頭還能看見舉著折扇的小販高聲叫賣著。

可惜,在這深秋時節,不管那小販的說辭是如何的華麗,如何的令那些自以為風流倜儻的公子名士為自己再添一份瀟灑的心動,但他們感受著這散在空氣中的濕寒,隻是匆匆一瞥,不顧小販的挽留一個個都是趕緊跑開了。

而在這賣折扇的攤位旁則也是不懂節氣、隨意搭個四處漏風的棚子仍堅持賣茶水,與他一樣隻有三兩個客人市井蕭條的茶水鋪子。在他的另一旁雖然也是不懂得如何做生意,也不吆喝,就靜靜地在這風花柳月之地開著一家肉鋪攤子。

但相比於他們這折扇和茶水的蕭條,那賣著肉食的攤子生意可是要好太多了。看著那漢子在這寒冷天氣裏露出一身橫肉的滿身彪悍,但麵對那些買肉的客人又露出一臉誠摯笑意,特別還是看著他菜板上的肉食都快是賣完了,這賣折扇的小販不免的更加喪氣。

好似是有所感應一般,那感覺不到寒冷的屠戶抖弄滿身腱子肉砍割著案板上的五花肉,望了一眼在他攤前還排著隊的客人也不忘對一旁黯然的折扇小販露出一臉燦爛的笑容。

這屠戶把著肉食包好,遞給等待已久的客人,接過並細細數著手中的銅錢。

不管身前那些個客人的催促,待數清了錢子又見攤位上所剩不多的肉食,抬頭便是厲聲道:“都別吵吵啦!今日肉食不賣了,走走走,你們都走!”

瞧見他案板上還有幾塊白瘦相間上好的五花肉,做生意哪裏是有把客人往外趕的,雖然等待在一旁的客人有些不滿,可是看著這年輕屠戶高壯的身材與厲聲厲色的麵容,那些個穢語也是隻得咽下了肚去。

這年輕屠戶也不管客人的散去,隻是專注的擦拭著他手中的刀刃。突然有一句透露著熟悉的怯怯聲音在身前響起:“聽說…你這的肉不賣了?”

聽見又有人來問肉,滿是不耐的屠戶謔的一下抬起頭來,那怒罵聲還沒有說出口便是戛然而止了:“二…二嬸?”

一見著是熟人,那站在攤前一身破舊麻衣打扮的中年婦女便是不見了方才的那份怯然:“原來是二愣子你啊!我說這生意怎麼做著做著就不做了呢,我入城四下這一打聽便是知道你這兒的肉食最講良心,便宜!就是性情乖張了些,你這案上不是還有些肉麼,你與你家老娘吃的完這麼多?你也知道你二哥的情況,他這病剛好……”

見著這長輩,二愣子是有火也發不出了。撓了撓頭,露出一臉憨笑道:“李嬸兒別說了,留這些肉本來也是要給你們送去的。要不是有二哥…嘿嘿嘿,以往時候都是你照顧俺娘,來來來,都收著。”

雖然不明白這二愣子說話到一半怎的不說了,可是瞧著他把肉串了不管肥瘦多少就是給自己遞來,嘮著家常那臉上生出多許皺紋顯得慈祥的李家嬸兒連連擺手道:“都給我幹啥,家中有個老娘還要不要活了?我今天來啊,除了是看看有沒有什麼便宜肉食買回去外,還是瞧一下稱一些骨頭棒子,給你那剛剛病好的二哥熬些湯補補身子。”

一見嬸子不收,硬是從懷中掏弄出一把銅錢細細數了六個子抵過來,本就不懂拒絕的二愣子接過錢,茫然看著那挎著籃子的李嬸離去。過了稍許又目光轉向對街那圍攏一群但是沒有發出一絲聲響的人群,嘿的傻笑一下倒也是心安理得的把手中的六枚銅錢倒入錢袋中。待擦淨了刀刃,又是不厭其煩的數起了錢子來。

如果說那折扇與茶水的攤子生意算差,那買肉的二愣子屠戶的攤位算好,那在他們對街那圍攏一片而密不透風的人群來看就絕對是用爆滿來形容了。

要說這小販用了什麼高招吸引那麼多人來到,偏還就不發出一點聲音任由那站在中間隻是一條桌子上頭一個木製的驚木,連條板凳都沒有的攤販在哪兒口吐橫沫的不斷敘說著什麼。倒也不是他有著多麼強大的演講能力與著他攤前的貨品是多麼的好從而吸引那麼多的客人,因為他完全是不賣東西,全憑一張嘴吃飯的說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