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想要徹底控製秦皇島,除了是用利益控製住他們的肉體之外,在思想上也要牢牢抓住。
朱元璋的幾句傳世名言“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大明兩百多年的曆史之中也確實貫徹了這十六個字,不管再苦再難再是昏庸的皇帝,也都沒有做過違祖言的事情。
這十六個字,再次從大明百姓口中驕傲的說出時,對於李元的震動無疑是非常大的。
李元不可能放任秦皇島乃至萬萬座孤立於海外的最佳戰略小島,被大明皇帝的一句海禁就給拋棄掉,就算是要杜絕倭寇之亂也不是這樣亂來,更何況在島上還有萬千的漢人百姓在。
說實話,李元也真是對這樣一群坐擁寶山的傻子感到無語,鹽堿之地再加上四處臨近海水,完全就是一處天然的曬鹽場所,而且還是無輻射無汙染的純正海鹽。
要知道內陸的大明王朝對於鹽業的把控是有多麼的變態,隻要有發現私自販鹽的當場斬首的也不在少數。但也就是在這樣是高壓之下,也有一群群不惜命的鹽販子前仆後繼的趕上來。
“……既然有了鹽,害怕是有賣不出去的可能性存在麼?隻要你放出話去,隻怕是有數之不盡的鹽商過來交易。
有了錢便是有了門道,島上的日用品自然可以通過他們來解決,保證堆積來的商貨是比你們沙溢幫舍生舍死的出去當海盜要有利潤的多。
而且在閑暇時候,你們也可以如我之前所說的一般,到海裏撈撈魚,全都賣給那群商賈,隻怕到時候的錢你們數都數不過來。”
李元原本也隻是望著那一片片低窪的鹽堿地有些可惜的歎了口氣,被島西村的老村長知曉了,就一直跟在後麵問東問西,明白了那原本以為百無一用的鹽堿地居然如此之重要,白白荒廢那般多的時日,老村長赤紅著臉不禁朝天嘶吼。
老村長這淒厲的一聲吼可是不得了,立馬便把島西村的村民驚的拿起棒子就跑出了村來,還是一個勁的詢問是不是陳祖義的海盜到了。
老村長在他們的榆木腦袋瓜上挨個的拍了一巴掌,宣泄了自己心中的怒火之後,便是把李元方才所說的又再一次的轉答給了他們。
仿佛就是親眼瞧見白花花的銀子在自己的手中遛過,有的激烈的甚至是當場跪下,向天傾訴是不是他們做錯了什麼,白白餓了十餘載,怎的早不把李元給送過來。
聽他們說得越來越玄乎,李元不得不張手道:“好了,好了,諸位村民先請安靜下來。”
今時不同往日,李元隻是一開口一群島西村民不管婦孺都是乖乖閉上了嘴巴,就是三兩歲的娃娃也學著他那爹娘,緊抿著自己小巧的嘴巴,不敢發出一言。
“要知道我們島西有那般多的鹽堿地,能有多少能曬鹽也還是個未知事呢?諸位鄉親也是不要再瞎猜了,要是一畝鹽田能產萬兩雪花銀,那就跟我們搶劫錢莊又有什麼兩樣呢?
近日裏,我肯定會是再上岸一次,專門請一些能夠曬海鹽的專業技術工,到了島上再叫他們去教你們。而如若有了廢物利用的鹽堿田地,我們那些珍貴的內陸旱田也都不要荒廢了,到時候我會給你們一些種子栽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