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2 / 2)

可是沒理由啊,這二世的手腕跟勢力絲毫不迅於老臣,隱隱有傾軋之勢,犯不上繞這麼大個圈子費這麼大的勁兒隻為了甚是微弱的好處……

不管怎麼想,皇帝那句話,絕對別有用意。不說旁的,馮去疾馮劫李由哪怕是子嬰,哪個不必自己人脈廣勢力重?要讓人舉薦人才,就算信不過子嬰李由,馮去疾一輩子都奉獻給了秦國,真真正正的無欲無求,可是要比自己這麼個土老帽新人強得多。可是為什麼皇帝隻跟自己說有賢能者可以舉薦?

皇帝早已心中有數了……吧。

蕭何歎了口氣。不論皇帝用意如何,就當下局勢來看,哪怕是棋子,也不見得下場多淒涼;更何況二世並非刻薄寡恩之人,忠心效命,不會被虧待。

於是蕭何心中的天平,終究向胡海傾斜了。

李由今天算是朝會講律之後頭一次見到蕭何,哪怕就在隔壁院辦公,這位同僚和自家爹一樣,前不久還被皇帝扣在了宮中出題閱卷,好久沒見人。拿著調人令去調派人手的時候,馮去疾倒很給他麵子,給他留了不少人手,隻不過從那幫老家夥手底下要人卻不是件好差事。如果誰家子弟也在被調用之列還好,若是沒有,平地也能給你使幾個絆子。到最後還是馮去疾拿右相名位生生給壓著,李由才順利把人調齊。

李由回到秘書府開始安排事情。首先秘書府的日常運作不能聽,於是本府十個秘書留了五個,其餘五個跟著幹活兒。李由琢磨了一番,皇帝下旨設立內務府,應當並非似先前少府之類。既然二世已經下旨廢除各種驕奢淫逸之供職,觀其行動,此番動作應當並無恢複之意。既如此,陛下應當是嫌宮中太亂了,想要順順溜溜的。自己又短暫地接觸過少府一職,沒吃過豬肉卻見過豬跑,怎麼回事兒也算是門兒清。想了想,李由叫來一個秘書,讓他領著兩個人去辦內務府之事。

“大體思路,內務府司宮中繁雜瑣事,偏向於實用,衣食住行等具要包括。例如先前禦膳房、天廚科可劃歸一類,太醫院、百草局可劃歸一類。具體你看著辦,三天後見章程。”

緊接著,李由又叫來兩個秘書:“你領著兩個個人,主管顧問團改製顧問館之事。陛下意思,顧問館中均為我朝前輩,功勳卓著,待遇方麵可考慮從優,但不得違背綱紀。凡事拿不準可來問我,三日後見章程。”

“是。”

“你領著四個人,主辦四方館重開之事。四方館可大體沿用周末我秦國之四方館之慣例,但細微處需仔細琢磨。三日後見章程。”

“其餘人等,跟著我主國財府組建之事。今日當班,事多繁雜,需格外謹慎。諸位年富力豐,正是上進年華,不可消極懶怠,以貽誤國之大計,毀大秦之前景,銷諸位之前路啊。”

“是。”

說起這國財府,一開始胡海的意思就是一個管錢的單位。後來經過一係列潤色,不僅管錢,連著收錢賺錢的大權,比如稅收等等,都要歸到國財府,同時主司發展大計。政事院的商賈部,則側重於管理商業紀律,收錢這事兒,還得國財府來。畢竟錢是命根子,胡海左手握著財政大權,右手拿著軍政大權,這樣寶座才穩當。

胡海想過,秋後馮去疾退休,可轉任顧問館館首。子嬰既為族叔,則宗室府府令非他莫屬。胡還計劃著,馮劫轉回行政係統,畢竟按資曆,那幫老臣退了之後,馮劫便是“老大哥”了。縱然李由也差不許多,不過畢竟在地方呆的時間太久了,朝中威望遠不及馮劫。至於大將軍職可暫時懸空,年前胡海是不打算動軍政武官係統的,等到年後軍政武官係統改革完畢再說。但是現在全國的治安維穩事宜可以弄一弄,夏侯嬰或者周勃則可以往公安部安置一個。紀檢院沒有大變化,蕭何暫且不動,從後進者選兩個靠譜的安置在兩府坐鎮即可。再找個合適的放在四方館,這個人選胡海比較傾向於夏侯嬰,畢竟其車夫出身,見識過形形色色的人,其人也八麵靈通,不失為一個好的人選。至於李由,胡海計劃著在改製之後讓他先轉任國財府府令,畢竟李由仍需繼續在朝中磨礪,國財府非同小可,交給靠譜的人胡海才放心。至於秘書長,則將由他人擔任,不過人選則需具體考量。

原本胡海向著,這個人選還得好生商量一番,不料這老天爺真是能給胡海省心,沒幾天,現成的準秘書長就來報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