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縣縣衙後花園,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這是一座不太大的園子,可是假山小橋流水樣樣不少,而且花草盆景很是別致,通過這些細節可以看出主人是位富於情趣之人。
沒錯,這些景色小品都出於縣令吳近之手,吳近雖然是位縣令,可是一點沒有官腐之氣,更多時候以文人自居,他是京兆詩社領袖,寫得一手好字,在當朝他仿聖上的瘦金體最像,幾乎達到亂真的地步。
今天是重陽節,按照京兆詩社的傳統,今天要舉辦重陽詩會,來參加詩會的不單是文人騷客,更有富賈大家,鄉紳名流,各業翹楚。
這一天也是縣衙最熱鬧的一天,也是文人最得意的一天,更是權貴互相結交的最好機會,所以得到邀請的沒有不欣然前往的。
今年更是特別熱鬧,大了說政通人和天下太平,小了說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樣的和平盛世權貴們更是追求享受,況且大宋朝本就重文輕武,差不多到了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地步了,所以人人都很奢靡歡樂。
園子裏有吟詩的,作畫的,喝茶的,喝酒的,博弈的,蹴鞠的,下棋的,賞花的,逗鳥的,發呆的,大笑的,大哭的,聽小曲的......
大多數人都聚在大客廳裏,這裏是主人的所在,也是頭臉人物的處所,所以最是招人。
現場人圍成一圈正在看著一個小姑娘彈古箏,小姑娘三四歲的年紀,別看年紀小,可是彈得一手的好琴,生硬冰冷的琴弦在她如嫩蔥的手指撥弄下,發出悠揚歡快的旋律,雖然曲調達不到高山流水的境界,可也是有模有樣別有滋味。
況且小女孩生得膚肌銀雪,齒皓唇紅,烏發柳腰,眉目清秀,真真的美人胚子。
人們一邊聽著悠美的曲調,一邊讚歎著,都驚為天人。
端坐在主位的縣令吳大人更是滿臉的驕傲,這個小姑娘是他的最小的女兒,也是他的掌上明珠,這孩子天賦異稟,冰雪聰明,教啥會啥,隻有四歲就把琴棋書畫學得有模有樣。
小姑娘一曲彈完,贏得了滿堂的喝彩,人們紛紛向吳大人稱讚,讚歎聲不絕於耳。
“哈哈哈,各位過獎了,謝謝大家。”吳大人站起來拱手道謝。
“這孩子真是天才啊,更是深得吳大人的真傳,吳大人可是後繼有人啦,再彈一首吧。”坐在吳大人旁邊的鄉紳王珣提議道。
“不急,王兄,小女還會武藝哩,想不想看看啊?”吳大人笑嗬嗬地問王珣。
“好啊,看看小姑娘的武藝,今天大家可是開眼了!”王珣回答道。
“秀秀啊,給各位伯伯們耍套劍法可好?”吳大人問小姑娘。
“聽父親的話。”秀秀男子樣對著吳大人一抱拳。
周圍的大人被秀秀的抱拳逗得哈哈大笑,看不出這個小姑娘還蠻鬼頭的。
下人遞給秀秀一柄小木劍,一看也是為她特製的,否則這麼小的小人還真沒有適合她的劍。
秀秀接過木劍耍了起來,還真是有模有樣的,呼呼的居然還帶著劍風,一套劍法舞下來贏得了比剛才更大的喝彩。
“這孩子大了真是一定了不起,一定是位巾幗不讓須眉的人物,了不得啊!”王珣恭維道。
吳大人剛想客氣兩句,卻被急匆匆趕進來的下人打斷了,這個下人在吳大人耳邊說了幾句,吳大人神色一下凝重起來。
“王兄,剛才你家下人來了,說你家夫人臨盆了,讓你趕快回去呢。”吳大人小聲對身邊的王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