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藝術家永遠不要忘記時代使命(2 / 3)

記者:人民群眾需要精品,偉大的時代需要經典作品,怎樣才能產生精品,如何通過相應的機製促進精品產生?

王西京:文藝精品生產跟體製有關係,必須進行必要的改革。首先對專業美術團體來說,也就是國家全額支持的創作單位,應該進行量化管理,不能完全依靠畫家的自覺性。現在藝術家的隊伍很大,以繪畫為例,各地都養了一大批專業畫家,但他們衣食無憂,沒有創作壓力。這樣就容易滋生惰性,當然還有市場的吸引力,這對美術創作都有影響。其次,畫家的作品出路也是一個問題。比如畫家用幾年時間出一幅作品,評完獎就完了,畫家很在意作品在什麼地方陳列。因此不少作者都缺少積極性。如果國家對達到一定藝術水準的作品實行國家收藏和陳列,給畫家一定的榮譽和獎勵,就容易催生經典作品。第三,要給畫家創作提供一定的條件,一是體驗生活、深入生活的機會,二是要給他們完成創作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等等。這就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做好服務工作,特別是曆史題材創作。

記者:現在一些地區為催生大家和經典作品,實施了文化精品創作工程,您認為這些工作效果如何?

王西京:現在的問題是,部分地方的文化管理部門不研究創作規律和藝術規律,對當地創作隊伍不太了解,管理都是宏觀的,就是開會強調重要性和籠統分任務,不知道畫家特長、藝術追求、創作狀態如何。管理部門需要對地區的創作隊伍狀況熟悉,這樣才能發揮畫家之所長,把長處提升到極致。如陝西就給畫家尤其是山水畫家深入生活的機會,可以到基層掛職,掛職期間分配創作任務,如畫秦嶺,作品完成後,作為經典作品向全國推薦或者放到博物館,讓這幅作品傳世。

目前,陝西省正在探索實施大型人文千年重大題材創作工程,陝西人文曆史有五千年,很多重大題材、重要人物,包括黃土高原、秦嶺山水、自然生態的很多東西都可以作為創作素材。政府部門可以規劃出無數個創作題材,分期分批向全省美術工作者公開招標,並提供必要的資金和創作條件,根據題材的大小和創作質量來實施獎勵資助,這樣的工程肯定會有利於催生精品力作,培養新人。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

但現在這個創作工程也麵臨困難:一是政府給予支持力度還不夠,還需要畫家采取各種渠道自己籌資,但有些題材不能完全靠自己籌資,必須是高質量且要陳列在博物館內的一些重大曆史題材作品,就不能走商業支持的路子,實施這種工程一定要有經費。二是一個地區的美術創作需要長遠規劃,比如三年五年十年規劃,根據創作隊伍培養情況,一步一步實施,逐步落實。如老畫家帶年輕人,三年五年年輕人就培養起來了,老藝術家的創作經驗是財富,需要年輕人去繼承。文化管理部門應該把一些創作任務有意識地交給他們去合作,老藝術家有人幫助,年輕人能學到東西,傳學相得益彰。

記者:一個國家和民族在呼喚文學經典作品和藝術大家時,政府的責任是什麼?

王西京:國外沒有國家養的專職畫家,但有職業畫家,他們完全可以自己養自己,因為他們的作品站得住,社會自然會認可,不知名也就養不了自己了,隻能是業餘的。

一個國家和民族要有自己的主流創作隊伍,他們是來完成高精尖的具有時代意義、曆史意義的作品的。國家給他們充足的創作條件,但必須實行量化管理,要明確創作任務,要有一定的壓力。一是沒必要養太多的專業畫家,二是專業團體的職責要分清,如美院是教學的,但教學之外仍可承擔一部分創作任務,通過創作亦可提高教學質量,這要明確。文化館是搞社會公共文化建設的,有能力的專業人員,也可以承擔一部分創作任務,這也有利於他們業務水平的提高。而畫院就是專業搞創作的,就跟國家隊的運動員一樣,你不衝刺、不拿金牌,你留在體製內做什麼?

記者:近年來人們對這種體製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可否具體談談?

王西京:一是要設立獎勵機製和榮譽機製,如設立國家功勳畫家榮譽,給畫家確立奮鬥目標,激勵他們成名成家。二是樹立畫家使命感。文藝創作的社會使命感對於畫家成長非常重要。三是要督促畫家貼近生活和時代。現在很多作品成了畫家自我感情的宣泄,孤芳自賞,老百姓看不懂,專業人士也看不懂,有些抽象的、形式的畫不是不可以存在,但也應站在審美的原則上,不能毫無美感可言。我們遵循文藝百花齊放原則,但還要講審美和良好的社會文化風尚,不能是消極的東西。四是強調文藝作品的服務意識。有些畫家專業水平不錯,但作品遠離現實也遠離傳統,老百姓不接受,這需要他們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