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分活出意義來(8)(1 / 3)

一個人的優點與缺點是相互對應的,這種優點會使他比全身缺點要更加可悲。一身都是毛病的人容易因為受困而驚醒,可是如果他有慷慨大度和友善的性格,能活躍地關照他人,使他能得到很多幸運和奇遇,就是他的最大的不幸。羞惡之心,在一個有毛病的人身上確實是一種美德,可是它產生的是巨大的不快和悔恨。但也正因為如此,有的壞人才能完全擺脫罪惡而從善。沒有友善的心腸,卻徒有一副多情的麵孔的人,在無節製的戀愛裏比豪放性格的人更幸運,但這個人因此就喪失了他自己,完全成為自己情欲的奴隸。

性格上的鬱鬱寡歡,對我們的情感來說確實是個缺陷和不足,但它常常伴隨著高度的榮譽感和正直誠實,在很高尚的人品中就時常能見到它,盡管它足以使生活加重痛苦,給人的影響很壞。反之,一個自私的壞蛋可以具有活躍快樂的性格和某種歡快的心情,這的確是一個好品質,可是他借助這點好處,使他受到了多大的懲罰啊!即使他交了好運,他的好些罪過也會使他悔恨和不得安逸。

為快樂而工作

羅素

許多從事文化工作的人,找不到獨立運用自己才能的機會,而隻得受雇於由庸人、外行把持的富有公司,被迫製作那些荒誕無聊的東西,這是現今存在於西方知識界中的不幸的原因之一。如果你去問英國或美國的記者,他們是否相信他們為之奔走的報紙政策,我相信,你會發現隻有少數人相信,其餘的人都是為生計所迫,才將自己的技能出賣給那些有害無益的事業。這樣的工作不能給人帶來任何滿足,並且當他勉為其難地從事這種工作時,不能從任何事物中獲得完全的滿足,從而變得玩世不恭。

我不能指責從事這種工作的人,因為舍此他們就會挨餓,而挨餓是不好受的。不過我還是認為,隻要有可能從事能滿足一個人的建設性本能衝動的工作而無其他之累,那麼他最好還是為自己的幸福去做這種勞動。對自己的工作引以為恥的人是沒有自尊可言的,幸福就更無從談起了。

在現實生活中,建設性勞動的快樂是少數人所特有的享受,然而這少數人的具體人數並不少。任何人,隻要他是自己工作的主人,他就能感受到這一點,其他所有認為自己工作有益且需要相當技巧的人均有同感。培養令人滿意的孩子是一件能給人以極大快樂的,但又是艱難的、富於建設性的勞動。凡是取得這方麵成就的女性都覺得:由於她辛勤操持的結果,世界才包含了某些有價值的東西,要不是她的勞作,這些東西就不會在世界上存在。

在如何從總體上看待自己的生活這一問題上,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差異。對於一些人來說,把生活看作一個整體是很自然的做法,能夠做到這一點也是幸福的關鍵;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生活是一連串並不相關的事情,它們之間缺乏統一性,運動也沒有方向。我認為前者比後者更易獲得幸福,因為前者能夠從自己營造的環境中獲得滿足和自尊,而後者則會被命運之風一會兒刮到東,一會兒刮到西,永遠找不到落腳點。

把生活看作一個整體,這不僅是智慧的,而且也是真正道德的重要部分,是應被教育極力倡導的內容之一。始終一貫的目標並不足以使生活幸福,但它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條件。而在工作中,始終一貫的目標才是主要的體現。

祈禱悠閑

v李

當我們才走到別人房間的門口時,便說:“噢!這才是人們感到寧靜的地方!”在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期望去分享一座古宅的安寧,比如說,在僻靜郊區的一座古宅,周圍是結著鮮紅果實的樹,雪鬆半掩住窗;或者某座修道院,門廊前麵依稀可見搭起支架的橘樹。但在那整潔寬敞、精心裝飾的房裏,或在那座修道院裏,絕無寧靜可以分享,最多隻能勉強過日子。我通常不善於發現別人生活中的苦惱和煩惱。而對自己生活裏的些微不便卻很敏感;在某些問題上,我們自己的眼裏容不得一粒泥沙,可麵對鄰人所遭受的困苦卻不屑一顧。

悠閑事實上是指某種特別的心境,它源自於我們切身的真實感受,而又不僅僅是時間的因素。我們所說的空閑時間,實際上是指我們感到閑適的時候。什麼是閑適?那便隻能意會不可言傳了。這與無所事事或遊手閑逛無關,盡管我們明白,它的確牽涉到自由支配時間的概念。等候在律師的客廳裏可謂空閑的時刻,但並無閑適之感;同樣,我們在火車站換車,即使等上兩三個小時,也享受不了那份悠閑的清福。這兩種情形,我們都不會感到安寧自在——在這種場合能安心讀報、學習或回味往日在海外的遊曆,那根本就不可能。這時,我們的心裏急躁得如油鍋中的跳蚤,就像我們在童年時不住地用腳去踢那慢吞吞的四輪車的軟墊的心情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