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二
出身籍貫:河南開封府
職業:收保護費
基本經曆:麻煩製造者,專在街上撒潑,行凶,撞鬧,連為幾頭官司,開封府也治他不下,當時不是包青天值班,否則,牛二的下場也不好說。
身高:不詳
相貌:臉長橫肉
愛好:吃霸王餐,不要臉。
社會關係:單打獨鬥。
基本評價:江湖上講: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眼見他橫著走,眼見他魚肉人,眼見他罵大街,眼見他打小商販,最後眼見他血灑地、眼見他頭異處。
小時侯在農村的家中總感到一種恐懼,特別是黃昏來臨,牛羊入圈,雞到樹上棲息,總有刺耳的罵街的聲音傳來。一個喝醉酒的人,一手提著褲子,一手指指點點;或者是有女人爬到屋頂,從祖奶奶到少奶奶,一下子罵八輩,不是騾子日的就是蔣介石操的;更有的是站在路口,站在路中央,拿出平常人們不多見的生殖的玩意,碰到誰罵誰。全村的人忍氣吞聲,不敢放屁。一日,沒出五服的二爺,拿著一個琉璃的盆子和一把剔明的刀子,走到那提著褲子罵街的漢子麵前,說:“今天你說出你罵誰,說出來,我用刀子穿了你,說不出來,你用刀子穿了我。”從此,這罵街的聲音才在我的童年消失,但童年的恐懼留給我,這是我寫牛二的直接的動因。
水滸裏是寫了很多流氓和潑皮文化的,這與國人心理是頗通聲息的。國人骨髓裏還汩汩流淌著許多水滸的精神,曆百年而不腐,遇火不焚,遇水不濡,象古怪的精靈。魯迅序葉紫小說時說:“中國也還流行著《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但是這是因為社會還有三國氣、水滸氣的緣故”。水滸氣,三國氣說穿了就是拉幫結夥,就是拜把子喝雞血叩頭燒香,就是均貧富、平均主義、大鍋飯好吃;水滸氣說的響亮點革命點藝術點就是義和團精神,造反有理,說的下三濫離恐怖分子也就三裏二裏之遙。中國人始終不脫“水滸氣”,這是魯迅先生所憂慮的。潑皮的輕佻和流氓的殘忍使我們少有人的自覺。人們相處隻是所謂的“義”字當頭,而沒有最低限度的契約、共識,每一個人都是強占或是投機,不存在私有產權,隻要可能,都是我的;你有我有全都有,不把自己當外人。魯迅說《三國》與《水滸》所以能在中國盛行,是因為中國有接受《三國》與《水滸》的文化心理基礎,即國民性的堅厚的基礎和繁衍生息的炎黃子孫的眾多的人口基數。魯迅畢竟英雄巨眼,他看到了三國氣與水滸氣的禍害,但是他在說明《三國》、《水滸》被接受的文化原因之後,尚未說明這兩部書如何加劇中國文化中陰暗進程的,即早已蒸騰彌漫的三國氣、水滸氣如何凝聚成江河巨流成洶湧澎湃之勢在中國的大地上泛濫的,魚鱉蝦蟹爛貓死老鼠,以致使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結構幾乎要變成三國式及水滸式的結構。《三國》、《水滸》的文化意識幾乎要成為中華民族的集體無意識,而這,真使我們倒抽幾口冷氣,牙骨打顫,說以後的日子怎麼過呢?
於是就想到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沒有描繪的一個北宋的物種:潑皮,其中的代表翹楚者當數沒毛大蟲牛二。流氓潑皮在曆史進程中,常常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象亭長劉邦、和尚朱元璋等流氓人物。其實在戰國時代那些朝秦暮楚的縱橫家和奔走於權貴門下鼠竊狗偷的所謂的門客,已有流氓遊民和潑皮的因子。劉邦拿儒生的冠而撒尿和把老父讓項羽烹而要分一杯羹的流氓氣是大家所熟知的。如劉宋的開國皇帝劉裕出身也是流氓一類:“家本寒微,住在京口,恒以賣履為業。意氣楚剌,僅識文字,樗蒲傾產,為時賤薄。落魄不修廉隅。”前蜀皇帝王建呢“少無賴,以屠牛、盜驢、販私鹽為事,裏人謂之‘賊王八’”;吳越王錢鏐“及壯,無賴,不喜事生業,以販鹽為業”。我的同鄉黃巢,“以販私鹽為事。巢善騎射,喜任俠,粗涉書傳,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而跟隨黃巢的朱溫呢,這個殺人如麻的朱溫成人以後,“不事生產,以雄勇自負,裏人多厭之。”這個變色龍的家夥,先是侍奉黃巢,然後背叛黃巢投唐,然後又費掉大唐自立為梁,而朱溫一生好色,流氓到幾乎“逢女必奸”的程度。中國人常說“朋友妻,不可欺”,朱溫就不管倫理這一套。在他風雲幾十年中,上起貴族婦女,中到同僚眷屬,下至平民妻女,隻要他見到了,有了興趣,那就眼放綠光,那些弱女子就必遭淩辱,難以逃避。張全義追隨朱溫30年,在朱溫稱帝後已位列三公,一年朱溫到他家中避暑數日,竟讓全義家“婦女悉皆進禦”。朱溫把兒子都派到外邊作地方的鎮守官吏,卻讓兒媳婦輪流入宮陪他睡覺。他的次子朱友文的媳婦長得很美,他很喜歡她,常讓她陪侍。由於媳婦爭寵,造成糾紛,引發動亂,他的次子朱友憤而入宮把他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