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在荒涼而貧瘠的黃土高原,特別是如今這個生活物資極其匱乏的年代,想要吃頓好的是相當艱難的,幾顆雞蛋已經算是絕佳的營養品了,估計要不是吳彤生病身體虛弱,於大娘就是疼愛她也不舍得一下子拿出十幾顆給她吃。這還是因為她來自大城市的緣故,在這些純樸的老鄉眼中,自然是嬌貴柔弱一些,生養於山鄉圪嶗間的孩子們哪會有這待遇?發燒了硬挺著熬過去就行了,實在是嚴重了才會去請鄰村兒的赤腳大夫過來看看,至於病後補充營養什麼的,他們根本沒這個概念,病一好就上山下田去勞作。日子本就緊巴巴的,哪兒有那麼多閑工夫去調養身子?
晚餐的時候,托吳彤的福,兩個尚還年幼的女孩兒吃到了自激動地懷著偉大的理想和熱烈的激情自願下鄉以來最豐盛的一頓飯。雖然隻是心性淳樸的老鄉們你幾顆雞蛋,我半個白菜的拚湊的,但已經饑腸轆轆,好久沒好好吃頓飯的兩個小女孩兒仍舊是吃的津津有味,直將自己扁平的小肚子撐得圓滾滾才算停了筷。
吃過晚餐,兩人又聊了會兒天,楚晴怕吳彤病體初愈經不得累,就早早的告了聲晚安回房睡了。她這幾天來來回回的跑,心裏又一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如今見吳彤安然無恙,猛地一放鬆下來後更是覺得累得筋疲力盡的,跟吳彤道過晚安後回到隔壁自己的房間,不一會兒就沉沉睡去。
吳彤這麼早可睡不著,她雖說大致明了了自己或許好運的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事實,可是總有一種不踏實的感覺,生怕這隻是比較真實的一場美夢,而等她閉眼沉睡後,再醒來又要麵對著冷冰冰的病房和絕望的人生。她有些不敢睡,她現在無比希望能有人告訴她這一切都是真的,可她注定是孤獨的,這個驚世駭俗的秘密絕對是不能輕易說出去的。吳彤怔怔的躺在硬硬的木板床上,開始將思維放空,回憶起那些令她又愛又恨悲喜交加的遙遠的青春歲月。
在吳彤的記憶深處,1976年的那個冬天發生的事情顯得格外清晰,那年冬天她憑著少年人所特有的熱情、激情和天真,做出了或許是影響她一生的決定。她在以後的歲月裏每當無意間想起,總會被自己年少時的勇氣和傻氣所驚訝。吳彤的記憶中沒有八歲以前的事,她那對所謂的“父母”說是小時候出了什麼意外碰了腦子,所以丟失了那段記憶。年少天真的她是堅信不疑的,甚至都沒懷疑過為什麼“母親”總是有意無意的詢問她是不是隱約記得什麼奇怪的地址或是數字。她當時隻是茫然的搖頭然後疑惑的望著向來溫柔,不曾對她說過一句重話的“母親”,而“母親”則每次臉上都會流露出明顯的失望然後又硬生生的忍下突如其來的怒氣,繼續對自己溫柔關心。吳彤不是傻子,她也曾奇怪為什麼“母親”對自己要百般忍讓,而不是像小鄰居們的媽媽一樣打罵訓斥?她雖不喜歡被人打罵,但那樣的媽媽卻是無比的真實!而哥哥姐姐們卻與自己不同,小小的吳彤就能看得出“母親”對他們真心的疼愛!
1976年是個鬧哄哄的年頭,吳彤記憶中的背景是紅色的,當時京城的大街小巷都用紅油漆覆蓋起來,上麵寫滿了毛主席語錄,映入眼簾的是紅旗、紅色的語錄本、紅袖章……總之,紅色成了當時的主色調,連每個人的內心裏都充滿了紅色的希望。吳彤正是滿懷著這樣的希望,在“父母”及哥哥姐姐們滿是高興的神色中登上了下鄉的火車。她太過開心於“父母”及哥哥姐姐們的認同和讚賞,以至於沒留意到他們的臉上似乎還有著慶幸、幸災樂禍的神色,而那高興,卻又太假太不純粹!
直到十幾年後被身邊的所謂親人們打擊的神思恍惚的吳彤突然恢複了年幼時的記憶,她才明白一切的一切究竟是緣何而起。原來,她從來就不是那一家的血肉至親,而那一家善待她,不過是為了她祖上藏得極其隱秘的財產罷了!吳彤的祖上是經營古董生意的大家族,隻是後來人丁稀少再加上時局動蕩,便早早的將家族數百年來積攢的寶物藏了起來,鋪子也幾乎都賃了出去,房契卻被精明的東家收藏了起來,在那個混亂的年代還沒開始時就未雨綢繆保住了吳家的根基。不得不說吳彤的爸爸吳振是精明幹練的,可惜,他卻是太短命,要是他能活下來的話,吳家早晚有一天會重現昔日的榮光。而吳彤的母親自幼就體弱多病,本來生下吳彤後就身子不大好,丈夫突然過世對她的打擊太大,很快就撐不住隨之而去。年幼的吳彤就是經受不住雙親接連去世的打擊而神思恍惚間從樓上摔下,磕到了腦袋而失去了那段她自己都不願記起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