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長篇連載小說【紅花滿地】序言【1部分】(2 / 3)

【一次召見匈奴使節,明帝詢問事情經過】

匈奴使節倒實話實說,大概意思:

【鄭眾的事跡廣為流傳,匈奴從上到下都認定鄭眾慷慨勇敢,很有氣節,堪比當年蘇武】

東漢,漢明帝永平17年,公元74年:

【騎都尉劉張、奉車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耿恭隸屬劉張部隊,一同率王師出塞征戰,暫時保證了邊疆的穩固】

東漢,漢明帝永平17年,公元74年:

【朝廷下詔重新設置西域都護。所謂西域都護:西漢、東漢時期,天子認可的駐守西域地區,最高軍政長官,為國家戍守邊疆】

同時,朝廷頒詔:

【耿恭、關寵,同時擔任戊己校尉。這個官職比較特殊,西漢時期為車師屯田長官,東漢時期不常設置。在此不過多解釋,能肯定就是必須帶兵,同樣為國家戍守邊疆(戊己校尉,音wù jǐ xiào wèi)】

耿恭,字伯宗:

【東漢開國名將,耿弇的侄子,能征善戰,忠烈無雙】

史書記載耿恭:

【年幼父親去世,自幼為人慷慨大氣,文韜武略,具有將帥之才,堪當大任】

耿秉,字伯初:

【能征善戰,忠烈無雙。大司農耿國的長子,耿弇的侄子,耿恭的堂兄弟】

東漢,漢明帝永平18年,農曆三月,公元75年:

【北匈奴單於派左鹿蠡王率2萬軍隊,直接攻打車師後地區,誌在必得(蠡,音lì)】

那會兒,車師地區分作兩片:

【耿恭駐紮車師後地區,關寵駐紮車師前地區】

車師後地區的王:

【不肯投降北匈奴,一麵組織抵抗,派人飛馬急報耿恭,請求援兵】

當時西域地區沒有太多軍隊:

【耿恭隻能分出300援兵,路程倒是不遠,卻是一場遭遇戰。匈奴軍隊打仗靠騎兵,2萬對陣300,很難想像吧】

帶隊軍官沒廢話,狹路相逢,直接亮刀:

【300人高聲呼嘯著,沒後退的】

為了消滅300漢軍:

【左鹿蠡王必須分出相當一部分軍隊,關乎軍心,力求速戰速決,避免傷到匈奴軍隊士氣】

實際情況:

【廝殺異常慘烈,漢軍完全同歸於盡的打法,匈奴軍隊真不能輕鬆解決戰鬥,從白天拚命至黑夜】

不得不說,匈奴左鹿蠡王確實想不通:

【區區幾百人,也敢來和我2萬騎兵硬碰?除非為了求死,要麽就是瘋了】

左鹿蠡王唯一沒考慮到的:

【就是漢軍的氣節,人情義禮,忠信服從】

那1天,300漢軍兒郎:

【用年輕的生命,以實際行動昭告天下,甚麽叫做忠義!隻要還有1個能喘氣的漢軍,敵人就必須付出慘痛代價】

漢明帝永平18年,結果預料之中:

【300漢軍殉國,車師後地區城破,車師後王被殺害】

農曆六月,西域焉耆、龜茲地區:

【攻打西域都護陳睦,大約2000漢軍,全體壯烈殉國(焉耆,音yān qí/龜茲,音qiū cí)】

與此同時,戊己校尉關寵駐紮柳葉城:

【被匈奴圍作鐵桶一般,沒可能再突圍。關寵早就準備戰死沙場,雖然史書沒留下太多】

耿恭超級硬骨頭:

【北匈奴單於寢食難安,勢必要先消滅,他認為有可能援救耿恭的部隊,哪怕遊說,哪怕利誘,總之再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