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柳不明白自家小姐要幹什麼,“名和二年四月二十九,德芙坊用五十萬兩銀子買進五十匹錦繡樓銀絲綢緞,餘一百兩銀子。”

“看出重點沒有?”上官芸熙相信薇柳一定看出了端倪,她的表情已經告訴了自己,“再念念這一行。”

“名和二年五月初二,錦繡樓銀絲綢緞每匹漲一兩五分銀子,德芙坊用一百萬兩銀子買進一百匹錦繡樓銀絲綢緞,餘五十兩銀子。”薇柳起初還是不怎麼明白,這一念完,總算發現了問題,“小姐,五十兩銀子沒了?”

上官芸熙讚許的眼神看著薇柳,“沒錯,這幾天的帳都沒有記載餘下的銀子,可是也沒見說銀絲綢緞漲價了,我起初還以為是記賬的人忘了。”停頓了一下,把賬本再翻到最新記載的那一頁,指了指落筆的一點,“看這裏,說明記賬的人本來還有沒寫完的,卻臨時又加重了下筆。”

德芙坊聘請的管事都是由上官芸熙自己選出來的,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上官芸熙兩年多來都很放心交給管事管理,她隻負責策劃和幕後管理。

平時小恩小惠也沒少給,可是近來在銀絲綢緞這部分的帳不清不楚,她不得不重視了。

“管理錦繡樓的管事叫什麼?”上官芸熙不怎麼記人,一般這些事都是由薇柳管。

“好像是新來的崔管事,他是之前辭去的黃管事的遠方親戚,奴婢見過幾麵,看起來人很老實,就讓他接手錦繡樓的事。”薇柳很快從腦子裏找出管事的名字,她相信崔管事不會幹這些事的。

上官芸熙閉眼,用毛筆點著自己的額頭,想了下,“一般管事隻負責生意上的談妥以及銀子方麵的調配,記賬的都是由底下的賬房記的,你查一下賬房裏是誰記這本帳。”

“好的,小姐打算怎麼處理這件事呢?”底下的賬房出現這種事,崔管事這回管理不嚴,會不會有事呢?

把賬本合起來,上官芸熙敲了敲桌麵,“你先下去查清楚,暗示一下崔管事就可以了。不過這記賬的就不能再用了,這麼明顯的竊取,德芙坊留不得這樣的人。”

她經營下的德芙坊要的就是公平,所以短短兩年多的時間,德芙坊才能發展這麼快,人和事都要同時管理才行。

薇柳繼續研磨,小姐的意思已經很明顯,她稍後照做就可以。有時她真的很佩服小姐,為什麼三年前大病初愈後能改變這麼多。

“薇柳,我們好久沒出去逛街了吧,明天早點起來,我們出去轉轉。”上官芸熙埋頭看賬本,突然作聲。

薇柳一聽到逛街,兩眼放光,“奴婢明早會早早就把小姐從床上拉起來,小姐可不能怪奴婢哦。”

寧州屬於皇甫王朝的朝都,地處中原地帶,一年四季分明,寧江流經都城,在皇甫王朝建朝初期,當時的皇帝就選了這裏作為都城。

初建都城,為了曆代子孫享福的原則,寧州在規劃方麵很費心,最終形成了東西兩市包圍皇宮的大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