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傳媒的誕生(1 / 2)

電影被廣播報紙持續追蹤報道,幾乎每天都有相關新聞。從古至今,原來人們對娛樂的追求熱情都高於對國事的追求。

電影的每一個小細節,每一個演員都受到了空前的關注,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看報紙和聽廣播的“有識之士”借電影這個話題恰好可以顯示出自己的“高貴”。

這又形成了一條新的鄙視鏈出現,看報紙的鄙視聽廣播的,因為看報紙每天都要花錢,首先說明你富裕,才能每天買報紙看。第二說明你識字,不認識字的報紙免費塞你手裏你也看不到啊。

第三,那些看報紙的堅持認為報紙更權威,記者的大新聞都先在報紙上登接著才會廣播。而且報紙可以自由選擇你想看的內容,不必像廣播一樣非得耐心等到你不感興趣的內容播放完才能聽到自己心儀的內容,更節省時間。

因為那些自詡上流的,無不看報,無不在公眾場合看報,街上長椅,茶館酒肆青樓,達官貴人出行,手裏沒有拿份報紙,簡直就是跌份。報紙拿在手上,就是要告訴眾人,我有錢,還有文化。

而聽廣播的鄙視什麼都不關注的。收音機雖然價格越來越便宜,收聽電台也不花什麼錢,但有時間總是收聽廣播的人,卻並不多。

能邊工作邊聽廣播的,說明工作相對自由,身份就直覺自己體麵。或者幹脆就沒有工作,可以不工作還有閑心聽廣播的,那說明生活至少也挺富足。

所以,即便沒能天天買報紙看的條件,這聽廣播的也會在有人的時候相互交流的都是廣播中的內容。賣弄一下自己學識的淵博的同時,也有意無意的透露出自己可是廣播的忠實聽眾。

很快,報紙和廣播的地位越來越高,也越來越權威。

陳漠多了兩張對外的嘴,他饒有興致的觀察著這一切。知道,造夢的機器已經有了基礎。慢慢的,他要讓自己的夢變成全世界的夢,開始改變和影響這個世界。

電影拍了大半年,終於傳出消息。將開始在由各個區域輪播。各地也都陸續的公布了播放的時間和地點。基本上都是巨大的露天曠野。這樣每場的觀眾可以最大限度的多些。

汴京在全華夏的輪播前先試播了三天,即使知道各個州府三天後也會開始播放電影,很多富戶還是忍不住,攜家帶口的往汴京裏來,想提前一睹風采。

一時汴京出現了千古奇觀,開始堵人。各地趕來的人也就罷了,華夏的各個屬國屬民也按耐不住這華夏最神奇的東西。他們有些人從聽說要拍攝電影時就陸續趕到汴京,知道這汴京肯定無論如何都會首先播放的。

這些人並不富足,來到汴京隻能邊工作邊耐性等待,汴京的工業本就發達,提供的崗位也多。但東洋人,高麗人,草原人,突厥人和波斯人以及澳洲土著都來到了汴京。

這人實在太多,工價就開始一路狂跌,因為很多華夏的屬民隻要給吃給住都願意在汴京呆著。總比自己窮鄉僻壤什麼都沒有的地方生活質量高啊。最起碼這裏不用擔心戰亂,不用擔心被人抓走當戰士或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