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李鳳娘:心狠手辣,獨霸後宮(1 / 3)

宋光宗趙惇的皇後李氏,是一個飛揚跋扈、工於心計的女人。一個既悍且妒的女人,最後也母儀天下當了皇後,並長期左右著光宗這個懦弱愚昧的皇帝,不斷離間他和父親孝宗的關係,還不停地影響他和大臣的關係。可以說,她的愚蠢和淺見,也為南宋後期權臣史彌遠的專政鋪平了道路,從而把南宋這個偏安一隅的小朝廷正式引向不歸路。

李鳳娘出生於河南安陽,是慶遠節度使李道之女。李鳳娘出生時,李道的部隊正駐紮在廣西宜山。南宋高宗紹興十九年(1149年)十月十三日清晨天剛破曉,李道的老婆在軍營產下一個女嬰。李道聞訊趕來,在營前看見一隻黑鳳安閑地棲息在一塊大石頭上,見到有人來也不驚慌,等李道走得很近了,才從容地振翅飛走。李道見狀十分驚訝,到了營中見到自己剛出生的女兒,心意一動,遂取名鳳娘。

宋高宗在位時,有一位相士名叫皇甫坦,他治好了韋太後的眼疾,因而獲得高宗的信任。有一次,皇甫坦來到了慶遠節度使李道家中,李道知道皇甫坦是個著名的相士,於是請皇甫坦為他的三名女兒相麵。及至鳳娘行禮時,皇甫坦顯出驚恐之狀,不敢受拜,告訴李道說:“此女相貌不凡,將貴為天下之母。”李道隻當他是信口開河,不以為意。皇甫坦雲遊京師,在高宗麵前極力吹噓鳳娘,說她端莊賢淑,可以母儀天下。高宗深信不疑,即聘鳳娘為恭王趙惇之妃。

說來湊巧,淳熙十四年(1187年),81歲的退位皇帝高宗趙構撒手塵寰。孝宗雖非親子,但叔侄一向情篤,因而十分悲慟,不免心灰意懶,無意朝政,也想效法高宗,禪位給太子惇。隻是大臣苦諫,他又孝服在身,不好馬上行禪讓之禮,隻得作罷。好不容易捱過了兩年,63歲的孝宗皇帝自覺心神交瘁,體力不支,而守喪也已滿期,便不顧丞相周必大、留正等人的勸阻,在紫宸殿舉行了受禪大禮,由當時已為太子的趙惇承繼大統。老皇帝被尊為壽聖皇帝,退居重華官,孝宗皇後謝氏為壽成皇後,高宗皇後吳氏為壽聖皇太後,並大赦天下,冊立鳳娘為皇後。鳳娘見皇甫坦的話已經應驗,自己真的成了皇後,不由高興得心花怒放。

李鳳娘雖然豔若桃李,但卻生性悍妒。為太子妃時,就曾多次在太後、皇後宮中撥弄是非,訴說太子親信的過錯。高宗知道後很不高興,對吳太後說:“太子之妃本是將種,不堪母儀天下,我被皇甫坦的花言巧語所誤了。”孝宗也屢屢訓教她:“應當像皇太後那樣雍容大度,寬以待人,不然便廢掉你。”孝宗的勸誡並沒有起到震懾的作用,反而在李鳳娘心中種下了怨恨的種子。

淳熙末年,孝宗召集大臣,表示自己欲行內禪之舉,大臣們都交口讚同,唯獨黃洽不發一語。孝宗問他:“卿意如何?”黃洽回奏道:“太子可負大任,但李氏不足以母儀天下,望陛下三思。”盡管孝宗對太子妃有所不滿,但如此直言不諱,卻令孝宗難以接受,畢竟李氏是自己的兒媳。黃洽接著奏道:“陛下問臣,臣不得不言。他日陛下想起臣的這番話,再想見臣恐怕是難有機會了。”退朝後,黃洽即請求辭職。此時,孝宗以為李氏雖刁蠻嬌橫,還不至於禍亂朝政,淩駕於皇帝之上,但事實卻不幸被黃洽言中。

光宗即位以後,看到宦官為非作歹,幹預朝政,便想尋機誅殺,以肅朝綱。但他生性優柔寡斷,遲遲未能下手。宦官得到消息,大為疑懼,合謀離間三宮(即高宗皇後吳太後、孝宗、光宗),並退請李後庇護,李後欣然答應。以後每逢光宗對宦官有所舉動,李後便從中作梗,光宗鬱鬱寡歡,漸成心疾。壽皇(即孝宗)聽說兒子有病,焦慮不已。一麵讓禦醫細心調治,一麵遣騎四出,求購良藥,打算等光宗來重華宮朝見時授給他。宦官知道了這事,就在李後麵前挑撥說:“奴婢們聽說太上皇購得藥劑,專等皇上過宮朝拜時讓他服用,萬一出了意外,豈不危及大宋江山!”李後派人察,果然屬實,便極力阻止光宗到重華官去省親。光宗原本沒有重病,調治了幾日,也就痊愈了。李後特地擺酒設宴,酒過三巡,李後突然說道:“擴兒已經成人,陛下既封他為嘉王,何不索性冊立為太子?擴兒頗有才幹,定能助陛下一臂之力。”光宗答道:“皇後所見極是,我也有此意,待稟過父皇,再行冊立吧。”李後聽說要壽皇批準,心裏好生不快,忿然厲色地說:“陛下貴為天子,難道作不得主?何況冊立太子,乃祖宗常例,何須稟告壽皇?”光宗道:“太子重為國本,非比尋常之事。有道是父在子不能專,豈能不稟告壽皇,擅作主張?”李後無話可說,便悻悻而去。光宗自與李後成婚以來,事事讓李後三分。久而久之,不管李後出了什麼主意,就趕忙言聽計從,從來不敢違拗。隻是立儲關係重大,光宗不敢自專,才沒有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