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經常會遇到這種狀況,你確定你見過眼前的這個人,你清楚地記得你們之間的談話內容,你甚至還記得談話時對方臉上的表情。但是,你卻記錯了你們談話時的時間和地點。
19世紀90年代,法國心理學界遇到了一個這樣的病例。那個時候,健忘症患者已經非常普遍,但是這名患者的遭遇卻有所不同。因為患者自認為記住的事情是從來沒有發生過的。
幾年前,路易斯曾經患上了一種非常嚴重的瘧疾,從此以後,他就被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所困擾: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或者場合的時候,他會覺得似曾相識,堅持認為自己來過。在他弟弟的結婚典禮上,他非常確定地告訴眾人說,一年之前他曾經來過這個地方,並且出席過同樣的場合。
由於他總是感覺自己曾經去過某些地方,醫院和大夫對此都無能為力,便建議他的家人為他重新找一家醫院進行診治。於是家人帶他找到了法國著名神經科醫生阿諾德博士。有意思的是,路易斯第一次見到他就說:“醫生,你是認識我的。去年同一天的同一時間,在同樣的房間,你給我看過病。你還問了我相同的問題,而且我的答案也是一樣的。”
路易斯的病例引起了許多著名的心理學家和神經科醫生的極大興趣。經過研究,他們確認這是一種記憶缺陷,即錯認。關於錯認,我們在生活中也是經常遇到的。例如《紅樓夢》中賈寶玉初次見到林黛玉時曾說:“這個妹妹,我原是見過的。”事實是,在此之前,賈寶玉從來沒有見過林黛玉,他之所以認為自己見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就屬於一種錯認現象。
記憶中的錯認現象是非常普遍的。很多時候,我們記得一些根本就沒有發生過的事情,錯誤地將一些未來的信息,或在腦中一閃而過的熟悉印象歸屬到過去一些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件的記憶中。有時候,我們可能會清楚地記得過去曾經發生過什麼,但是卻搞錯了時間和地點。還有一種錯認現象是,我們無意中將自己聽到的或者看到的事情錯認到我們自己身上。雖然大多時候,錯認並不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太大的影響,但有時它卻能夠以一種不可預料的方式使我們的生活發生改變。
1995年,俄克拉荷馬城曾經發生了一場非常有名的爆炸事件,很多人可能也會記得警察搜尋約翰·杜2的失敗經曆。1995年4月,爆炸案發生不久後,聯邦調查局很快就抓獲了代號為約翰·杜1的嫌疑犯邁克威爾。但在對嫌疑犯約翰·杜2的抓捕過程中,事情就變得富有戲劇性起來。
在爆炸案發生的前兩天,約翰·杜2曾經出現在堪薩斯州的江克辛市,並在艾略特·博迪商店租借過一輛貨車。另外,在搜捕的過程中,約翰·杜2的畫像也頻頻地出現在各個電視頻道和各大報紙上。畫麵中,這位嫌疑犯是一方臉男人,黑頭發,戴著一頂藍白相間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