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1 / 2)

胡卬身體已經完全康複了,所以他也得走進教室的擁抱了。

今天胡卬早早的來到教室,天還沒亮就從家裏出發,到學校還是五點多。

胡卬進教室的時候,教室還是空的,還沒人來,胡卬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來看《演員的自我修養》。

以戲劇學校師生課堂對話形式寫就的日記體《演員自我修養》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最為知名的代表作,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係的精華。但更多的人還是因為星爺的《喜劇之王》而開始了解他。

作者認為好的表演是能夠拋開劇本,完全是本能的演出,演員在表演過程中忘掉自己,忘掉那些台詞限製,發自內心,真實自然的湧動是最好的表演。

它詳細闡述了演員在形體、發聲、性格、思維邏輯等方麵所應具備的素養,不僅是一部經無數表演工作者成功檢驗的關於演員職業、責任與使命的工具書,更是一部關於演員與社會相結合,提升與完善演員藝術修養、道德修養的人生巨著。

這本書胡卬的前身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但重生之後的胡卬還是第一次看。

結合了兩世為人的經驗,前身對表演理性的學習和後世對偽裝演戲的完美實踐,胡卬更加的了解演員這一職業。

表演是一門藝術,演員自然就是藝術工作者,好的演員也就成了藝術家。

“隻有小角色,沒有小演員。”正所謂分工有輕重,職業無貴賤。胡卬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他心中也決定要尊重每一位演員。

胡卬也正是通過這本書繼續學習了演員的聲、台、形、表。並且他還學習到了聲台形表之外的東西。

舉例來說:

男主角和同學們被要求,麵對空空的舞台,去想象各種生活場景,然後自然而然的表現出來,對於初學表演的人而言,這種跳斬確實非常大,哪怕隻是一個簡單的開門開窗,坐下喝水等小動作,在舞台上沒有道具的借助,完全憑空表演,需要處理的細節很多,很容易出戲。

這個時候,老師引導學生,去描述作為一棵樹,它會看到什麼場景,要描述的越來越詳細,延後在預測即將要發生什麼事情,一棵樹內心的活動該如何表現。通過這種層層遞進的引導,學生已經不再簡單的是一棵樹,而是在腦海中構建出了一副比較豐富的生活場景圖,而是還帶有劇情。

看到這裏胡卬明白演員要有想象力。作為表演藝術,演員不能被已經寫好的劇本所局限住,變成一個隻會機械的背誦台詞,機械的複製導演要求的人。

還有書中有一段是老師要求每位學生快速觀察周的任意一種物品,然後很快將燈關掉,緊接著要每位學生仔細描述剛剛看到的物品細節,越細越好。

這裏提到了觀察力和注意力,胡卬也發現這是演員必不可少的,注意力代表著學會觀察周圍的事物,學會盡可能快速的捕捉到自己關心的那部分內容,觀人入微正是這種能力的體現。

還有一節很有意思,作者提出演員要能夠將一個長劇本,切分成多幹個單元,這種切分要以任務為導向,把一幕劇切分成一個個小任務,依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