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北京暢想曲(3)(2 / 3)

也有某些人用他們的積蓄買了房子,房價降到簡直就像白給似的,不由他們不賭一把。倘地震完全是子虛烏有之事,那不是占了大便宜了嗎?既然全部的積蓄都賭上了,也就不在乎連命一並賭上。一文不名了,命不命的也無所謂了。

更多是些一心想成為北京人卻連“居車族”也沒混成的人。現在好了,隻要敢留下,誰都可以認為整個北京是自己的了。好比王室全部撤走了,仆人覺得自己是王宮的主人了。看哪座高樓大廈中眼想住進去麼?那就大搖大擺地住進去吧,沒人阻攔的。最豪華的賓館飯店可以,雄偉莊嚴的任何機關大樓也可以。想象自己是位部長甚或比部長還大的大官麼?想睡在他們的辦公桌上麼?隨便啊!到處停著車輛,隻要想發現,那就四處轉悠找找吧,多麼高級的車都有。能弄得開門,它就是你的了。

許多人撤離得倉皇,顧不了車了。車門撬得,任何一家商場的門同樣撬的。想拿什麼隻管拿吧!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能拿多少拿多少吧,完全不必有犯罪的心理。偌大北京,除了不再有錢、金、珠寶、鑽戒首飾之類,別的東西一樣不缺,夠留下的萬把人白吃白喝白用幾年的。在北京,在那幾日裏,錢反倒成了最沒用的東西。他們都覺得留下是太對了,無怨無悔。一個時期的好日子當然好過一輩子的窮愁命運,他們是這麼來看待問題的。人類的價值觀變了嘛。

他們中,有人忽生一念,想使自己的老母親也到北京來過上一時期神仙般的日子,以盡孝心。他無法預知那是多長的時期,幾天?幾個月?半年一年幾年?但是他自己正過著神仙般的日子,便油然地格外心疼起從沒離開過大山深處的窮村落而且雙目失明的媽了;她由遠房親戚照顧著,他每月寄去些錢而已。他一直希望有朝一日在北京混出個人樣了,那時再把老母親接到身邊享享福。但一年年過去,那希望始終隻能是希望。

現在,他認為那“有朝一日”在暗示他——抓住機遇,抓住機遇!

他這想法一公開於網上,在留下的,和他人生況味相同的人們之間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原來不僅他自己有此想法!

於是,那緩緩行駛在長安街的車隊的幾輛車中,便坐著六七位老父親老母親了——他們一向生活在視聽範圍短淺的日子裏,連遷都這樣的國家大事也不知曉。他們隔窗望著長安街的街景,以為首都北京的白天就該是那麼寂靜無聲不見人影的。陪坐在他們身邊的兒女看著他們幸福的樣子,內心裏不禁的五味雜陳。

車隊繞著鳥巢、水立方兜了一圈,停在北京星級最高的飯店門前;已有侍應女郎翩立階上,替開車門,將他們一位位攙將進去。

宴會廳裏,美味佳肴已備齊,專等著為老人們接風洗塵。

侍應女郎,用餐服務員,樂隊演奏者,皆前來協助的誌願者。留下的人們,因為物質極大豐富,個個處於一種完全用不著競爭,甚至完全可以不勞而獲的生活情境之中,故而關係友好得不能再友好,和諧得不能再和諧,相互彬彬有禮,坦蕩無私,人人都成了君子。衣食足而知廉恥;衣食特足特足,於是而悟上善。

優美的音樂旋律響起來了……

善歌者獻歌了……

善舞者獻舞了……

相聲、小品、魔術,一個節目接一個節目,如今的中國,幾千人中有十來個身懷表演才藝的,那太正常了!

老父親老母親們吃著喝著看著笑著,全都幸福得快要化在椅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