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一天,他忽然覺得這隻羚羊角散發出一種奇怪的臭味,整個屋子也被搞得一塌糊塗、臭氣熏天。
他仔細檢查後發現,原來是那隻羚羊角的肉沒有挖淨,時間久了便生出難聞的味道。他開始動用各種方法去除這種怪味,但無論怎樣都無法解決。那種怪味,縈繞心頭,揮之不去。
於是,這個人便去拜訪智通大師,向他請教如何去除這種怪味。智通大師聽了他的闡述,對他說:“放下。”這個人趕緊把羚羊角放在地上,智通大師接著說道:“放下。”這個人非常納悶,對智通大師說:“我手中空空如也,已經沒有什麼再能放下啦。”大師微笑著:“我是讓你放下心事,隻要心中無物,也就無所謂煩悶啦。”這個人聽了恍然大悟,原來,他的心事就是這個羚羊角。他丟掉了那隻羚羊角,雖然它非常珍貴,但從此以後,他的心情不再鬱悶,因為他少了一樁煩心的事。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總是希望得到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但事與願違,上帝不可能滿足你蓬勃的私願,因為財產是屬於大家的,而我們總是在為一件小小的失落而發愁甚至於裹足不前。那麼,請你檢索一下自己的行囊,該扔掉的就要扔掉,我們應該輕裝上路,因為前方還有更美好的風景在等待著我們去采擷。
不要認為丟掉會是一種放棄,有時候,丟掉某些沒用的東西,更是為了收獲更好的,我們更可以一身輕鬆地上任何一個戰場,去贏得一件件戰利品。
有時候,我們雖然丟掉了一粒草籽,收獲的,可能是整個春天。
031敢於懷疑
毫不誇張地說,一套《自然科學通俗讀本》改變了整個人類對世界的看法。
1892年,一位電器商的兒子偶然讀到了這套叢書。這個13歲的猶太男孩意識到,他原來從《聖經》上知道的那些故事是假的。後來,在一本書裏,他寫道,這滋長了我對一切權威的懷疑,對周圍社會確實存在的信念完全抱懷疑態度。這種態度再也沒離開我。
13年後,這個伯爾尼專利局的小職員,在《物理學年鑒》上發表了一篇長達30頁的論文。這便是他對“相對論”的最初思考。隨後,他開創了理論物理學嶄新的前景,從而結束了古典物理學統治的時代,開拓了一個奇妙的世界。
愛因斯坦,成為集“天才”、“權威”和“偶像”於一身的符號。
正是愛因斯坦擁有的難能可貴的敢於懷疑的精神,改變了他對整個世界的看法,從而帶來了一場驚天動地的物理學革命,如果他隻是限於自己狹小的天地,如果他隻會紙上談兵,沿用先人的權威說法,也許,會是另外一種境況。正是由於對權威的不相信,鑄造了他奮進向上的信念,從而一步一步向真理邁進。
這不由使我想起發生在生活中的一則故事:
在一所宅院裏,住著一個老人。在他家的門口,有一塊很大的石頭,堵住他的半個門口。聽祖上說,那是祖傳的寶貝,是在某一天夜裏從天上掉下來,沒有人敢去動它,一則礙於祖規的威嚴,二來它也確實太重,儼然一個龐然大物,人力是完全不能挪開的,除非用機械設備。於是一年一年,它始終堵住門口,一來二去,它成了一堵不可磨滅的風景。
在老人70歲那年的某一天,一個骨瘦如柴的乞丐走進他的家門,要求施舍一些食品給他,老人非常善良地給了他許多食品,乞丐很是感激,在臨出門時,乞丐對老人說:“你家的門口有塊大石頭,擋住了去路,怎麼不挪開?”老人歎口氣說:“那不是人力能夠搬得動的。”乞丐悄無聲息地出了他家的門,手和腳一並使勁,那個躺了幾百年的大石頭悄無聲息地滾向了一邊……
原來,阻礙我們成功的,就是一些傳統的思維模式和僵化的腦筋,由於不敢懷疑,從而對一切先前的事物采取順從和屈服,因此,我們一直在裹足不前,原地踏步。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往往就是這樣,當人們的思維成為一種定式以後,我們就很難發現事物背後所隱藏的一些東西,因為我們總覺得不可能,然而沒有什麼東西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隻有我們的思想。
記得曾經有人說過,將一件東西變成垃圾的,首先是人的大腦,許多情況下,人的大腦與垃圾桶沒什麼區別。
也許,決定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一定要有敢於懷疑的資質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