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一無所有,才是拚的理由(2)(1 / 3)

我們開始了短暫的對話,他平實樸素,當聽說是為了那個孩子的事情來時,他笑了,雪白的牙齒閃動著:我可不是為了出名,真的,當年資助他,完全是當時自己太寂寞、太孤獨了。我沒有親人,也沒有太多的錢,但我有手,我從廢報紙上看到了他的消息,後來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給他郵了100塊錢,讓我沒有想到的是,他居然給我回了信,信裏充滿了溫暖,讓我原本冷卻的心一下子熱鬧起來,我想著,自己從來沒有感受到這種貼心的暖和,就當是為了自己的心不再孤獨吧。

就這些嗎?我與我的朋友感覺詫異萬分,他資助人,竟然是為了彌補自己內心的孤獨,找到一種久違的溫暖感。

當明白這一切後,我突然間感到羞愧萬分,自己的世俗猜測差點將一位老人善良真實的心染成了一片蒼涼,在燈紅酒綠的城市一隅,這種溫暖觸痛了我的靈魂。

每個人的人生旅程都不會一帆風順,遇到劫難時有人幫最好,如果沒有人伸出援手,最好的助手就是自己,比如我們可以用左手搓搓右手,告訴自己已經有溫暖降臨身邊。

原來,溫暖也是可以製造的。

出醜也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007

1947年香港維多利亞小學,四年級的小學生們正在中文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一場演講比賽,演講的題目是“我的理想”,這是個非常普通卻又能夠鍛煉人意誌的話題,同學們三三兩兩地議論著,不時有人打起了口哨,中文老師的眼睛循聲望去,調皮的孩子們馬上收起了鬼臉。

比賽開始了,同學們個個好像準備得十分充足,有的理想是長大了做一名科學家,有的理想是做一名像魯迅一樣的文學大師。

輪到一位個子矮矮的小男孩,他的發音有些顫抖,顯然是平常沒有多發言的緣故,但他的內容卻著實讓大家嚇了一跳,繼而便哄堂大笑起來。

他的內容是這樣的:我的理想是自己做一塊炸彈出來,然後將自己崩到天上去,我就可以環遊整個世界啦!

中文老師也忍俊不禁起來,年少的孩子好像自己丟了醜,不停地抹著眼淚下了課堂,教室裏的喧囂聲響成一片,有鼓掌的,有喝倒彩的,不知道是誇獎還是嘲笑,總之,這個男孩子認為自己出了醜,還沒有下課,他便一個人跑回了家。

從那以後,同學們見到他,便會譏笑他的理想:你會造出炸彈來嗎,開玩笑,還把你崩到意大利呢!

小男孩生了幾天悶氣後,不服輸的性格馬上占據了上風,他非要自己造出炸彈不可,接下來,他準備了許多材料,忙活了幾天,但炸彈確實沒造出來,倒是折騰出了一台半導體收音機,打開來,居然收到了廣播,他喜出望外,繼續折騰自己的創造夢想。

一個偶然的契機,他果然製造出了炸彈,他為了證實自己的傑作,他領著許多同學到大街上去,他要當眾引爆自己的炸彈,炸彈果然爆炸了,幸虧沒有傷到人,但這足以證明,他絕不是一個隨便說大話的年輕人。

後來,他來到了英國繼續鑽研喜歡的化學專業,他在一篇論文中提出了一個設想:用玻璃纖維作為光波導用於通信。這條觀點一經發出,人們都認為他是個神經病,這是絕不可能的事情,簡直是在開國際玩笑。但事實勝於雄辯,他於10年後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石英玻璃,發明了光導纖維,使科學界大為震驚。

高錕,被人們稱為“光纖之父”,由於他的傑出貢獻,1996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將一顆於1981年12月3日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463”的小行星命名為“高錕星”。2000年,高錕與鄧小平一起被《新聞周刊》選為“二十世紀亞洲風雲人物”。並且,他於2009年10月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如果沒有當初的出醜,我恐怕仍然是一個默不作聲的孩子,那次出醜改變了我,讓我明白:出醜也能創造出機遇。”高錕如是說。

008花1000小時造1條香蕉魚

1934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所軍事學校裏,正在進行一場別開生麵的擒拿格鬥比賽,警官法格爾先生怒目而視著眼前這些剛剛入校的學生。

他是個以殘酷而出名的教官,力大無比,能夠一隻手抓起三個學生,然後輕鬆地將他們扔到5米以外的任何地方。

首先是三個家夥走了過來,法格爾微微笑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三個家夥扔到了九霄雲外的某個地方,接下來,連續不斷的三四撥學生遭到了同樣的境遇。

一個毛頭毛臉的家夥站了出來,他想一人挑戰法格爾,他的解釋是這樣的:三個人,很容易被打倒,因為力量處於分散狀態,還不如一個人集中力量全神貫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