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一無所有,才是拚的理由(7)(1 / 2)

3月份的一天,隨著又一聲爆炸,這個叫馬爾德的年輕人進入了柏林市最大的一家醫院,他不得不麵臨著整容的風險,因為在爆炸中,他被炸得體無完膚。

半年後的一天,一個麵容憔悴的年輕人拄著拐杖出現在自己的家門口,馬爾德的父親請來了兩位物理學家,請求他們說服自己的兒子不要再做什麼驚人的實驗。

說服無果,馬爾德是個狂熱主義者,他深知一項理論的誕生總是充滿了驚險與磨難,相信上帝會眷顧自己的。

為了這個原理,他奮鬥了20餘年時間,丟掉了一切,包括愛情與幸福,但他的實驗毫無進展。

1916年,愛因斯坦發明了廣義相對論,震驚全世界,馬爾德病痛交加,愧疚難當,他忍著劇痛進行了畢生最後一次實驗,最終死在實驗台上。

愛因斯坦聽說了這個消息後,前往探望馬爾德的遺體,當他觀察了馬爾德的實驗流程及結果時,愛因斯坦連聲歎氣:一個錯誤的方向延誤了一個天才的一生。

馬爾德其實並不知道,愛因斯坦小時候是個狂熱的小提琴愛好者,曾經參加了各式各樣的大賽,並且取得過不錯的名次,可是在世界大賽上,他卻一次次敗北碰壁,在一次次聘請高師無果後,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放棄音樂事業,投身於物理學研究領域。

在人生的道路上,選擇失敗是多麼艱難,但硬撐著一個自己無力解決的事業,苦了自己,又害了別人。

既然你千方百計也無法成功,那就該選擇失敗,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才是真英雄。

028如果你不曾到過春天

一個年近百歲的老人,孤獨地坐在門前的椅子上曬太陽,一個乞丐模樣的少年,接近了他,企圖從他的薄弱中分到一杯羹,但他卻失望至極,因為老人生活艱辛,根本不是他想要獵獲的目標。

少年準備離開時,卻驀地出現了驚險的一幕:快要睡著的老人身體在下垂,眼瞅著老人就要落在地麵上,而地麵上,盡是一些淩亂的碎石。

少年自幼家貧,父母雙亡,靠乞討與搶劫過日子,他本來是過來索取的,他根本沒有想過自己會付出。本能促使他接近了老人,用稚嫩的雙手托起了老人瘦弱的身體。

少年別無選擇,因為老人需要住院,住院需要費用,而老人一直處於高度昏迷狀態,少年取出了自己多年積攢的銀財,替老人交了住院費用。

他計劃著遠離是非,老人是個無底洞,他甚至咒罵自己的良心未泯,這樣下去會害了自己,但的確是良心難安,他離開了才半天時間,便感受到了老人的孤苦,他迫不及待地重新回到了老人的病床前,而當時,老人剛剛蘇醒,他需要一杯水來解渴。

少年及時送上了水,老人蘇醒了,並不排斥他。少年就是少年,臉上沒有寫著壞字,少年天真爛漫,哪個成年人都喜歡與少年來往。

少年本來想著利用自己辛苦積攢的錢財去一所好的學校接受深造,但他的計劃落空了。百歲的老人,身體極度虛弱,需要人照顧,醫院裏的人將少年當成了老人的孫子,要求他片刻不得遠離,否則會讓警察逮捕他。

少年有苦難言,但他下定了決心,必須要讓老人痊愈。

老人的病情在加劇,直到某個黃昏,少年消失得無影無蹤,醫院裏的人忙壞了手腳,譴責之餘,便是對蘇醒的老人進行數落,認為他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孫子。

病中蘇醒的老人道出了真情,他根本不認識這個孩子。到現在為止,真相大白於天下,一個年幼的孩子,非親非故,照顧老人3個月有餘,自己墊付了昂貴的醫藥費用。媒體蜂擁而來,炒作、爆料,一段真情故事浮出水麵。

全城搜尋少年的消息,老人說要感謝少年的悉心照料,但少年卻失蹤了,此時此刻,少年正麵臨艱苦的抉擇,因為他被幾個同夥騙到了郊外,要求他交出巨額財產,如果不是如此,他哪會有錢交老人的醫藥費用。

少年於一月後成功自救,他滿身是傷,他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去了醫院裏,卻看到了空空如也的病床,在午夜的街頭,他看到了大街上到處貼著找尋他的海報:孩子,爺爺盼著你回家。

少年凱特的故事感動了整個俄羅斯,在莫斯科,在2013年的冬日,到處都講述著凱特的故事,凱特由此獲得了莫斯科第一小學的垂憐,他破格被錄取到學校接受正規的教育。不僅如此,做了好事,好福氣便會不請自來,老人留下了遺囑,將自己的整套院落留給了少年凱特,這座院落粗略估計,價值上千萬盧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