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是一段藍色的純粹時光。我們宛若生活在世外桃源,一切都那麼美好。那時感覺不到生活的瑣碎與糾葛,我領著父母每個月給我打的錢,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我有大把的時間去圖書館看書,讓自己在書海裏暢遊。我在各大社團間奔走,幹著自以為驚天動地的大事。我張揚著自己的個性,玩世不恭得像一隻獵豹。
那時,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向生活妥協。我無法想象有一天,我會理著平頭,夾著公文包,西裝革履地出入寫字樓。我也無法想象有一天,我會出入菜市場,為幾毛錢像大媽一樣討價還價。我無法想象的事情很多,然而如今這些都像與我作對似的一一在我身上降臨。
多年前,我在一篇文章裏寫道“成長是一個妥協的過程”。的確,生活慢慢抹平我的棱角,奪去我的鋒芒。初入社會的那幾年,我像一頭困獸,總在社會的深水裏掙紮。我希望有一份好工作,又不希望按部就班。我希望自己有好人緣,又不願虛與委蛇。我活在矛盾裏,惶惶不可終日。
工作第二年的中秋節,我到超市買了精裝的月餅,並去菜場買了大袋小袋的菜,準備到外婆家與他們團聚。那是我第一次進菜場,裏麵的氣味讓我直拿手捂嘴。
見到我,外公、外婆很高興。看著我拎的大包小包,他們臉上笑容蕩漾。我之前每一次去,他們都很高興,但這次的高興裏還包含某種欣慰。
外婆給我做了一頓好吃的,外公高興地喝了幾杯酒,到後來滿臉通紅。那天中午,我也喝多了,到後來淚光點點。也許那是第一次,我體會到自己對生活妥協了,然而也意識到,這種感覺並不壞。
少時,家人總會提醒我即使不下雨也要帶傘,如今我經常提醒比我小的人,就算不下雨也要帶傘。以前,我喜歡騎著摩托車在街上風馳電掣,前段時間,我看到一輛載著三四個年輕人的摩托車從我身邊歪歪扭扭地閃過,突然為自己的曾經感到後怕。以前總崇尚“君子遠庖廚”,如今慢慢體會到做飯、做家務的樂趣。
前段時間,在朋友的空間看到一段話:漸漸地,我們都會變成以前最看不上的中年人,話題裏充斥著家長裏短,然後覺得,這樣的生活再圓滿不過。我們每一天都比昨天更老,但也每一天都比昨天更成熟。留不住青春,敵不過時間,但能讓自己生活在最美好的時光裏,享受每一個時間段的自己,便已足夠。
是的,其實生活是一條河,湍急有湍急的激情美,平緩有平緩的靜美。每一種生活的美,都無法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