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
假如的事情和實際發生的事情,相去甚遠。有些假如的事情,永遠也變不成實際發生的事情。因此,對於假如的事情,用不著提前憂慮,也沒有必要過早高興。
在下的這篇“假如有這樣一個特區”的“假如”,便不過是假如、假如而已。
那麼,“假如”的“特區”該是什麼樣子呢?
圍牆當然要高,天上、地下、水麵的交通全部禁絕,就像世外桃源那樣,隻有一洞,可駕小船而入。黑洞洞的門口,當然要有紅衛兵站崗:“不會背三條語錄者,不得進城”,“不會用語錄交談者,不得進城”。如對方說“為人民服務”,你要接著說“完全徹底”;對方說“團結緊張”,你要接著說“嚴肅活潑”……這樣才可以保持濃濃的政治氣氛。抬頭、低頭、上床、入廁,才能時刻不忘“政治是壓倒一切的”,資產階級的香風臭氣才能半點也刮不進來。
早請示、晚彙報,當然不可少。工人上崗,商店開門,學生人校,先要向偉大領袖宣誓:“堅決忠於……”、“誓死捍衛……”,“頭可斷,血可流,×××××××不能丟”,這樣才能領導心裏踏實,大家心裏平和。經常說一句“向毛主席保證”,其他都萬事大吉!
著裝當然是統一的,男人中山裝,女人列寧服,黑、藍、灰、白、綠,五色足矣,足矣!紅顏色可以上戲劇舞台作演出服,花衣服就算了吧,那東西對男性太刺激,引起性衝動太麻煩,太麻煩!
勞動的時候,當然要排隊入田,一切聽從號令。叫你插秧,就插秧;叫你施肥,就施肥;叫你站著,你不要蹲著;叫你蹲著,你不要趴下。產量你不要管,是否科學,你也不用擔心,反正是“寧要”咱們的草,“不要”他們的苗,“政治第一”,怎能用生產壓政治?
吃的、用的,當然要按老規矩辦。糧食每月三十斤,油三兩,肉四兩,肥皂一條,洗衣粉一袋,紅糖三兩,白糖二兩,節假日加供麻醬三兩,粉絲二兩……糧店、副食店、派出所的同誌辛苦點,核實戶口,發糧票、布票、油票、肉票、糖票、雞票、蛋票、排骨票、帶魚票……老太太不識字,那好辦,把豬、羊、雞等都印在票上,來個“看圖識票”……當然,沒有差別就沒有政策,不要忘了給產婦加二斤紅糖,給醫院的病號發“特供本”……遇到特殊情況,也好辦,火柴緊張,衛生紙緊張,食鹽緊張……拿本來,按副食本供應,都齊了。吃什麼,用什麼,都按計劃行事,除了數量少一點,質量差一點,別的沒得說。
商店嘛,當然是非國營即集體。“隻此一家,別無分號”,官字號的買賣,售貨員多神氣!一種商品,一個價格,一個麵孔,一種聲音,一以貫之,全國處處皆如此!個體戶,自由貿易,那玩藝兒時時刻刻產生資本主義,不能要,就是老爺子在房前屋後種的瓜種的菜,老太太養雞下的蛋,也不要拿到市場出售,那樣會黑了心肝,壞了腸子。
業餘生活,當然也要突出政治。看樣板戲,唱革命歌曲,背“老三篇”,鬥私批修,研究階級鬥爭新動向,夠豐富多彩的了!鬥走資派嘛,就算了,因為凡是願意到這個特區的,都是政治上消過毒的,再者說,挨批鬥,要低頭、彎腰、飛機式……算了,算了,太不好受。
假如有這樣一個特區,就把那些“左”得出奇的人都請進去。對改革開放的事情,他們不是這也不順眼,那也不放心嗎?他們不是說,多一個三資企業就多一份資本主義嗎?他們不是到深圳就想大哭一場嗎?他們不是說要到毛主席紀念堂去彙報思想嗎?好了,隻要到了這個特區,他們的問題就都迎刃而解。隻是窮一點,苦一點,單調一點。彩電沒有,冰箱沒有;魚不能養,鳥不能喂,迪斯科不能跳,太極拳不能打,流行歌曲不能唱,時裝表演不能看,歌廳、舞廳、咖啡廳、卡拉OK、健身、美容、桑拿浴……都隻能是夢中的事。窮過渡嘛,就是這個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