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知識篇 第1章(2 / 2)

3.

肥胖者特別是體重指數(BMI)>25者,控製體重、減輕肥胖與預防糖尿病發生的關係相當密切。研究發現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為非肥胖者的3~5倍。肥胖者由於胰島素靶細胞的胰島素受體數量減少,或是胰島素與受體結合後細胞內反應的缺陷,體內產生胰島素抵抗,使血糖增高,出現糖尿病。肥胖是糖尿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控製體重減輕肥胖,可以減少糖尿病的患病率。

4. 早發冠心病者。

5. 高血壓(≥140/90mmHg)者。

6. 高密度脂蛋白≤0.9mmol/L,三酰甘油(TG)≥2.8mmol/L,曾有空腹血糖受損或葡萄糖耐量異常者。

7. 有妊娠糖尿病史或巨大胎兒分娩史(胎兒≥4kg)。

8. 年齡45歲以上者。

9. 飲酒過多者。

二、糖尿病臨床常見症狀

此期患者常有輕重不等的症狀,並且常伴有某些並發症和伴發病,如空腹及餐後血糖明顯升高者,一般有下列典型的“三多一少”的代謝紊亂症候群。

1. 多尿、煩渴、多飲 由於患者血糖升高後滲透性利尿。病者常尿意頻頻,多者一晝夜可達20餘次,夜間多次起床,影響睡眠,不僅尿頻且尿多,24h尿量多在3

000~4 000ml或以上。由於多尿失水,刺激下丘腦口渴中樞出現煩渴、多飲,每24h可飲水4 000~6 000ml。

2. 易饑多食 由於失糖,糖分沒有充分的利用且高血糖刺激胰島素的分泌,患者常有饑餓感,食欲亢進,每天主食可達500~1

000g,但有時患者食欲忽然降低,應注意是否有感染、腹瀉等應激導至的酮症酸中毒等急性並發症。

3. 乏力、體重減輕、虛弱 由於葡萄糖不能利用,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質代謝負平衡,肌肉漸消瘦,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兒童生長發育受阻。

4. 皮膚瘙癢 多見於女陰部,由於尿糖刺激局部所致。有時並發白念珠菌等真菌性陰道炎,瘙癢更嚴重。也可發生全身瘙癢,但較少見。

5. 視力改變 高血糖可使眼房水、晶狀體滲透壓改變而引起屈光改變致視物模糊。

請您對照以上內容,如果有其中的情況,可以考慮一下是否進行相關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