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走門口,撞上李文義,見到她,也是關心:“明揚家的,這是怎麼了?走這麼急?“
不過是走的快了點兒,她剛才雖然沒點破李大妞的事,但心裏不是不堵,但這又不是李文義的錯,禮貌上她還是有的,就找了個借口:“我還想著把院牆拉起來,正準備去找人——”
說了這話,沈蘇忽然想起這事,她一直都沒找到人,眼前這個李叔不正好就是嗎?
李文義聽她這麼說,不由的多看了她幾眼,就算是男人,說起蓋房子拉立院牆這種事也不算容易,況且她一個女人?明揚才多大啊,剛成親的人,這女孩也太能幹了些吧。
“明揚前些天回來了,他在鎮上的鏢局裏,說的舅家表哥出去走鏢帶的他,之後一起領的賞錢,有二兩呢,我尋思著,我在家帶著弟弟妹妹們,還是拉個院牆的好,叔要是能幫把手,就更好了。”
沈蘇被他看的有點心虛,是她忽略了,一下子這麼成熟起來,說的話倒不明顯,但辦的事就有些出格,她急忙解釋了,想要挽回一點形象。
“幫忙不成問題,你準備什麼時候動工?用土坯還是石頭?買磚得找人去拉,也要不少錢的,我這邊倒也能買來,不過你要是算上工錢,兩天裏拉起來得再找三個人,到時候吃飯讓你嬸去幫忙做……”
他一時就像是看自己女兒一樣交代這番,說的沈蘇有些不好意思,她沒想那麼多,而且,材料問題也沒考慮,隻想著先找到工人,到時候泥瓦工肯定比她懂,隻要不是太坑她都能接受,重點是院牆立起來,哪想這李家大叔一下子說了這麼多。
兩人就在這門口說開了話。
沈蘇一直聽著,直到李文義說完了,她才說:“要是叔肯幫忙,我倒也想麻煩叔幫我找兩個泥瓦工,兩三天立起來就行,我見別家大多用的都是土坯,石塊用的也不多,我也用石頭吧,還有我家那房頂,也是得修修才行的,麻煩大叔了。”
沈蘇把大部分事情都“麻煩”到李文義身上,心裏沒有什麼過意不去的。
他那女兒都敢下手了,她還有什麼使不出來的?如果她不是穿來的,如果她沒什麼常識,不知道蘑菇區分有毒無毒,那這次真中招了!
一想到這個,沈蘇就一陣肝火——真當人命是兒戲?
不過話說回來,這李文義倒是真不錯,實心實意的幫忙——第二天就找來了三個泥瓦匠,畢竟是鄉間村野,男女大防沒那麼嚴重,已婚婦人和男人說話什麼的也是可以的,就算沈蘇這個身體才十三歲,但婦人打扮的她,就是東家。
砌牆的石塊都是從後山上挖下來的,出了些力氣錢。
“明揚家的,要在這籬笆的位置上起牆嗎?”
李文義找的人,自然做了起頭的樣子,四方院子的根基,也是他說了算的。
沈蘇感激他的速度,畢竟能把鄰居的事放在心上,也是好人,聽他這麼問,這是肯定的:“對啊,這籬笆院還是明揚紮的,就順著挖地基吧,我家人少,我準備起個兩丈的院牆。”
“兩丈!”
沈蘇說的輕巧,這幾個泥瓦匠人卻都怔了,沒聽錯吧?兩丈啊,村裏還沒誰家的院子兩丈呢,一丈的也不多。
李文義沒說什麼,家裏人多,又是老的老小的小,當家頂梁的也都年輕,起個高院牆在他看來也是保障。不過,這泥瓦匠都是同村的,仗著臉熟,就有人問:“起兩丈這麼高,可得不少錢呢。”
“叔們別擔心這個,我既然能起院牆,自然不會遝了你們的工錢。”
“明揚家的,你去叫你嬸子來給你幫忙啊。”
李文義帶著人挖地基,院牆簡單呢,雖然起低不能淺,但相對簡單,一個上午,一圈院牆的地基都挖好了,還用標尺量過,橫平豎直的四方院子。
照例,動泥土工的,中午要管飯。
雖然李文義一片好心的讓沈蘇去叫李嬸,但沈蘇到底沒叫,自己和小茹,在灶屋裏做了撈麵。
泥瓦匠都是大男人,吃的多有力氣,沈蘇也不摳這一口吃食,高粱麵玉米麵摻著,又加了些許白麵,因為分量少,不明顯,但做出來的手擀麵,比一般人家的都好吃。
沈蘇要做兩鍋飯,才夠這四個大男人吃。自家人吃的,依舊是湯麵。
對於吃飯,本來就是沒有什麼要求,有的吃就不錯了,這種吃飯靠天的年代,真的不能抱怨難吃好吃,吃飽為上。小茹偷偷看著外麵的人吃飯,一邊和沈方在說什麼,沈蘇看到了,卻沒聽清。
在兩顆小腦袋上一人輕拍一下:“說什麼呢?飯都不好好吃,別看了,想看等下午他們開工了,你們隨便看。”